】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計劃三問
http://www.CRNTT.com   2021-12-08 10:07:16


 

  二問,福島核電廠冰牆融化是否有倒逼各方同意日本排污入海之嫌?

  福島核事故後,為了避免地下水湧入熔毀反應堆建築,日本投資350億日元(約合22.9億元人民幣)建造了一堵深達30米、長約1.6公里的冰牆,將損毀的反應堆建築包圍起來。這個設施起到了一定作用。2014年,污水增量高達每天540噸,有了冰牆,又輔之以地下水旁流系統、地表硬化等措施,污水增量現在降至每天150噸,並有望在2025年降至每天100噸。隨著污水增量逐步減少,日本存放污水的壓力隨之變小,完全可以通過增加存儲罐延遲排污入海。

  假如其增建500個儲存罐,就可將排放日期推遲10年。但就在國際原子能機構專家組對其排污方案進行考察之際,東京電力公司宣布冰牆部分融化,需在12月初啟動修復工程。那麼問題是,東京電力公司其實早已發現冰牆有變熱損壞的趨勢,為什麼不及時報告和修理?“小洞不補,大洞吃苦”,這是東京電力公司應該知道的常識。選擇這個時間節點報告相關情況,其用心究竟何在?

  且可疑之處不僅限於冰牆融化一事,前一段頗為吸引眼球的存儲罐漏水問題也值得深究。冰牆、大型存儲罐等都是福島核事故後匆忙建起來的臨時應急設施,建設前缺乏研究,設計不完善,建造很匆忙,再加上十年來管理和維修的缺失,現在出現冰牆損壞、存儲罐漏水現象頻頻發生的。但如果認真維修、管理,這套系統還可繼續發揮作用,保護海洋少受污染。

  日本是技術高度發達的國家,解決區區冷凍和漏水應該沒有什麼困難。但如果東京電力公司打算以此為籌碼倒逼各方,以便強行排污入海,則必須堅決反對。

  三問,排污入海是否有悖於日本的海洋傾廢主張?

  長期以來,日本刻意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環保模範國家。在海洋傾廢問題上,日本一度十分積極。1993年,俄羅斯向日本海傾倒低放射性廢液,主要是核潛艇的低輻射清潔液和冷卻劑。日本向俄羅斯提出正式抗議,要求俄永久停止傾倒放射性廢液,宣稱“日本人民對此深感震驚和憤怒”,此舉“增加了日俄之間冷戰以來長期的互不信任”。日本媒體說,俄羅斯“不道德”,明顯“缺乏環境意識”,犯下了“反人類罪”。日本外務省兩次為此召見俄羅斯駐日大使。日本外相羽田孜致電俄羅斯外長科濟列夫施壓,威脅說如果俄羅斯繼續傾倒,日俄新關係的基礎將會崩潰。迫於壓力,俄羅斯原子能部長米哈伊洛夫對日本道歉,並承諾停止向日本海傾倒放射性廢液。

  此後,日本又乘勝追擊,力推《倫敦傾廢公約》締約國會議於1993年11月通過永久禁止向海洋傾倒放射性廢物的決議。作為核電大國,當時日本支持的禁令並不禁止核電廠冷卻水,但福島污水並非普通冷卻水,而是核事故造成的放射性污水,數量之大史無前例,排放的放射性總量“世界第一”,理應在禁止之列。日本應該以律人之心來嚴格律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