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5日電/網評:文旅“上分”關鍵在哪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維辰
淄博、“爾濱”接連“出圈”,廣東文旅如何“上分”,不僅是許多網友的重點關注,也是今年省兩會的熱點話題。
不論是在上一輪多地文旅局長“花式秀才藝”,還是近期的文旅局“花式內卷”中,廣東的“嗓門”不算高,成績卻十分亮眼:根據2024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廣東成功舉辦超1000場嶺南特色文旅活動,全省接待遊客7.77億人次、旅遊總收入超9500億元,均居全國首位。如同廣東人給人低調務實的印象一樣,廣東文旅“卷”的方式是“卷”內涵、“卷”特色,深挖嶺南文化內涵,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得以實現低調做事、高調出色。
想要接住“潑天的富貴”,須得拿出高質量的文旅產品,特別要走出基於地域文化資源禀賦的特色化之路,在當下已經成為共識。
此前,一部《隱秘的角落》帶火湛江,一部《狂飈》帶火江門,印證了文藝作品的“破圈”力量,各地紛紛嘗試孵化文藝演出IP,打造新的文旅消費場景——這是文藝賦能,打造特色。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為解決高品質文旅產品供給不足、鄉村文旅產品同質化突出等問題,省政協委員黃沃建議,深挖嶺南文化內涵,擦亮和美鄉村“底色”,推動文化、旅遊資源向文化、旅遊產品轉化——這是活化既有地域資源,彰顯特色。
僅2023年,就有廣州“親子研學田園”之旅、佛山“嶺南粵韵生態研學”之旅、陽江“牧海耕田詩意陽西”之旅、清遠“紅茶飄香大美英德”茶文化游、揭陽“踏尋鄉土風情品味多彩揭西”之旅等多條廣東線路入選文旅部“鄉村四時好風光”全國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在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的同時,還能實現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為鄉村振興貢獻文旅力量,充分說明文旅的綜合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