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論民進黨的高度政治敏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07 21:53:21  


  作者  錢競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陳雲林率團訪台的行程業已結束,現在也許可以稍微冷靜的分析了。
 
  從大陸知識界的角度看,不少學者未免會對於民進黨發動組織這樣大規模的甚至不惜動員暴力的抗議感到幾分驚訝。時至今日,有不同的政見原本是極其正常的事情,完全可以用正當方式暢快表達,在公衆場合舉行集會游行,發表演講這些在現代社會裡通行的方式表達訴求,民進黨何以會鬧到如此地步,大打出手,甚至出現血腥暴力呢? 

  從表面層次看,民進黨似乎失去了理性,不惜背上“暴力黨”的惡名,在聲譽方面損失慘重。其實,換一個角度看,恰恰顯示出民進黨的高度政治敏感以及預見能力。

  這一次的陳江會,簽署的完全是經濟內涵的協議,而金融領域的座談等等也的確關乎大陸與台灣在金融風暴中不可缺少的未來合作,對於台灣方面并無不利之處。然而,恰恰是這些有益無害的動作,才引發了民進黨人的敏感神經。因為,這一步走下來,台海之間阻隔數十年的天塹就一招超越而為通途,這不僅是經濟的,也是文化的,更是情感的通衢。而這一步步的積累下來,假以時日,假以兩岸在社會經濟、文化、政治上的長足進步,一個繁榮強盛的中華民族共同體,不就是完全可以期待的了嗎?

  正是這種未來發展的現實可能性,才會讓民進黨深深恐懼!從他們的角度說,正是“此時不爭,更待何時”!由此觀之,這種接近於大失望乃至瀕於絕望的心態,不是完全可以解釋的了嗎?從事政治的人,除了陳水扁那樣全無理想的貪瀆之輩,所關注的,無非“大勢”及“民意”這兩件事情。

  在這個意義上,才可以說“識時務者為俊傑”,在下不相信民進黨中就全無識大體的精英,如何深入一步地審時度勢,即堅持“民主而進步”的理想,又因應調整,則是有理性的民進黨人士所當為的大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