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9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美國商會2月1日發布報告,強調美國在華企業經營業績回暖,對短期前景表示謹慎樂觀。50%企業將中國列為全球首選或者前3位投資的目的地,比2022年上升了5個百分點,大多數企業強調仍將保持在中國的產業布局,77%企業表示目前沒有將企業或者採購業務遷出中國的計劃。這是美國企業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給中國投出的信任票。
美國商務部不僅對高端芯片出口實施嚴格的禁運措施,而且決定對中國出口美國的電動汽車增加徵收懲罰性關稅,中美經貿關係發展面臨嚴峻考驗。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美國在華企業作出的選擇至關重要。假如美國在華企業迫於美國政府的壓力將企業搬到美國,絲毫不令人感到奇怪。但是,在接受訪問的美國企業中,多數企業仍然表示繼續留在中國。這說明中國的投資環境具有吸引力。
首先,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家,與150多個國家保持貿易關係。投資中國就意味著真正成為世界貿易體系的組成部分。其次,中國是工業門類齊全的國家,美國企業在華可以輕而易舉地找到合作夥伴。當美國政府竭盡全力試圖重新組建供應鏈體系的時候,美國在華企業不費吹灰之力可以在周邊地區找到自己主要產品的零部件。這種得天獨厚的優勢是世界其他國家所無法提供的。第三,中國是一個政治穩定法律健全的國家。中國國家治理體系不斷完善,治理能力不斷增強,社會治安秩序良好。美國在華企業經營者不需要擔心自己的人身受到傷害,不需要擔心自己的企業被打砸搶燒,不必擔心政策變化,導致企業利潤被扣押,也不必擔心金融市場動蕩,政府沒收資產。環顧世界,像中國這樣的投資環境,幾乎是鳳毛麟角。
其次,中國是一個擁有完整產業鏈的國家。中國不僅擁有完整的生產要素,可以為美國在華企業提供各種支持,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國是一個潛力無限的消費市場。
美國企業之所以選擇在中國投資,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生產成本相對較低,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中國消費能力其他國家無可比擬。
從生產端來看,中國擁有發達的生產要素市場。必要的時候,政府可以動員勞動者,幫助企業完成訂單。東部沿海一些地方政府對美國在華企業實施“貼心服務”。不僅幫助辦理各種證照,而且更重要的是,當他們面臨資金困難的時候,協調金融機構幫助他們貸款,當他們缺乏人手的時候,派出專列從中西部地區招收工人,當他們找不到合作夥伴的時候,政府通過建立“供應鏈”網站,幫助他們尋找配套企業。所有這些都充分反映出中國制度的優越性,也充分說明,美國在華企業非但沒有遭到歧視,反而享受與中國企業同等的待遇。《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採取一視同仁的基本原則,外資企業在中國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