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開放大陸探親那一天起,糾葛蔣家二代的恩怨情仇,一念之間,放下了。個人的一小步,像春雷,敲響了兩岸和平的鐘聲。相逢一笑泯恩仇,兩岸不再是敵對國家,兩岸一家親,是兄弟之邦,蔣家到他這代為止。下放了政權,國家的一大步,也引導台灣走向民主改革開放的新紀元,留給台灣人民無限的追思。中國大陸若能宣佈放棄武力犯台,對收攏台灣民心會起極大的作用,也可塞住民進黨反中的論調。不必想太多,兩岸關係倒退逆轉的機率不大,經濟是火車頭,企業和民間會走在前頭。拼經濟就要先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台灣不再是大國的籌碼和工具,不必耗費太多經費去購買國防武器,作無止境的軍事競爭,才有餘裕全力發展經濟。
1999年林義雄主席任內制定了台灣前途決議文,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國號叫中華民國。拋棄了台獨黨綱、台灣共和國的包袱,向中間選民靠攏,也為2000年陳水扁贏得總統大選。可惜在2007年游錫堃主席任內又制定了正常國家決議文,畫蛇添足倒退,2008年大選兵敗如山倒,民心的向背嚐到了苦果。
民進黨欲與國民黨一爭天下,勢需整合全黨共識,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在兩岸問題要有嶄新的路線思維,不能墨守成規,自我設限。可以接受九二共識,兩岸同屬一個中華民族,朝向對人民有利的大方向發展出大戰略目標。民進黨要守護捍衛兩個基本價值,其一承認中華民國的現實地位,其二台灣的將來由2300萬人民共同決定。當守則守,當退則退,蹲下去,放低姿態,可能更有力量,更能感動人民,如果還遭中國打壓,人民會認為中共霸凌民進黨,民進黨順勢得到台灣人民的一致擁護,何愁不能贏得大選。
從九二共識,一中架構,一中框架,二十年過去了。學者專家咬文嚼字,兩岸爾虞我詐,猶抱琵琶半遮面,若不能直搗黃龍,直指問題核心,兩岸還有多少個二十年可以折騰。兩岸目前完全沒有統一的氛圍,在一個中國的框架下,台灣民眾對統一的害怕表露無遺,是長年累月構建而成的台灣主流民意。兩岸同屬一個中華民族,展現柔軟度,更能收攏台灣人民的感情。將欲取之,必先予之。許兩岸三十年、五十年的平行發展,精誠所至,金石為開。1997年港澳回歸,鄧小平大筆一揮,“一國兩制,五十年和平不變”。一錘定音,大巧若拙,不愧是一代思想家。
民進黨更要尋求與大陸簽和平協議
連戰說中華民國是資產,不是負債。一語中的,骨子裡就是台灣的一道防線,另一道防線就是由台灣人民決定自己的前途命運。連習會高來高去,看事情要看門道,要看得透徹。陸委會王張會兩岸互稱官銜,只是小菜一碟。連習會後續發展演變才是萬眾拭目以待的關鍵,習近平如何出招,如何回應,值得期待。
連習會習近平說大陸尊重台灣同胞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也願意同台灣分享大陸發展機遇。兩岸目前有很多岐異一時不易解決,但兩岸一家親,誰也不能割斷血脈,兩岸命運與共,彼此沒有解不開的心結;兩岸要同心協力,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兩岸攜手同心,共圓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剛柔並濟,合情合理。
自由、民主、人權是普世價值,大陸人民對自由、民主、人權的渴望更強烈,台灣未來的希望在大陸,民進黨更應率天下先深耕大陸,結合大陸人民,學者菁英、領導幹部,讓自由、民主、人權的火苗種子在大陸遍地開花結果,民進黨更要尋求與大陸簽定和平協議,許兩岸三十年、五十年和平不變的願景,和平比戰爭好,合作比對抗好,兩岸同文同種,是兄弟之邦,理應攜手共創2050年大中華共榮圈,那將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熱淚盈眶,何等恩寵的美好歲月,在廿一世紀開拓一個中國人的天下!
只有兩岸和平共存,精誠合作,台灣才有希望,才有未來。國家領導人非有嶄新思維,不足於開創新局,扭轉乾坤;非有極大決心不足於克服困難,轉危為安;只有敞開胸懷,才能打開兩岸僵局,才能名載青史。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4年4月號,總第19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