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中日韓或成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http://www.CRNTT.com   2019-12-29 00:03:11


 
  當然,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中日韓在促進地區和國際貿易發展方面並非鐵板一塊。東盟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談判關鍵時刻,印度決定退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談判,這是因為印度實行貿易保護主義,不願意開放本國市場,如果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印度經濟體系有可能會遭受衝擊。正因為如此,“曼谷聲明”雖然仍然向印度敞開大門,隨時歡迎印度加入談判,但是,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印度不會為了加入該協定而放棄本國的市場保護政策。日本希望印度重新加入協定談判對中國產生制衡的作用。這充分說明日本並不甘心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仍然希望在亞洲地區建立遏制中國或者制衡中國的包圍圈。中國對日本戰略企圖非常清楚,但是,中國希望日本乃至其他國家在促進地區經濟一體化方面不要有小動作,如果在地區自由貿易區協定談判過程中節外生枝,那麼,最終受到損害的不僅僅是其他國家,日本也將深受其害。 

  其次,在產業升級和技術革命方面中日韓可以開展深度合作。中日韓都是工業化國家,但是,中日韓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中國處在工業化快速發展初期階段,韓國處於工業化的中期階段,而日本處於工業化成熟階段。因此,中日韓在工業化發展中可以實現優勢互補,進行必要的產業分工。在產業升級過程中,中日韓可以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正如人們所知道的那樣,日本在工業化高精尖設備製造和原材料供應方面具有絕對的優勢,韓國在電子產品生產領域擁有大量知識產權,而中國奮起直追,已經建立了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中國雖然處在工業化快速發展的初期階段,但是,由於中國基礎雄厚,發展潛力無限。日本雖然擁有高精尖技術,但是,日本市場狹小,要想推廣技術或者批量生產產品,必須與中國開展合作。韓國在電子產品生產領域擁有知識產權儲備,但是,韓國在原材料領域存在明顯的短板,如果沒有日本和中國的支持,韓國電子工業難持續發展。中日韓在產業升級過程中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在新技術革命領域可以相互取長補短。中國願意學習日本的科技創新經驗,學習韓國的管理經驗,中國願意向日本和韓國打開大門,歡迎日本和韓國在中國設立更多的企業。 

  但是,由於韓國、日本在與中國合作過程中缺乏系統性戰略考慮,日本和韓國的企業只是希望在中國獲得更多的收益,因此,隨著中國工業經濟快速發展,韓國、日本企業在中國境內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一些韓國企業不得不關閉在中國的工廠,收縮在中國的市場銷售網絡。日本企業通過與中國合作已經獲得豐厚的利潤,從上個世紀80年代的洗衣機等家電產品製造合作,到如今的汽車產業合作,日本產品在中國市場上已經獲得了巨大份額。但是,中日韓三國都面臨新的科技革命所帶來的巨大壓力,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的廣泛使用,迫切要求中日韓改變傳統的工業發展模式,確立新的工業發展路線。如果中日韓各自為政或者相互競爭、互相摩擦,那麼,中日韓在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發展過程中就會失去優勢。中日韓必須攜起手來,發揮各自的優勢,積極應對已經到來的技術革命挑戰,為本國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中日韓一定能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只要日本和韓國擺脫外部勢力的干擾,真正從本國利益出發,真誠與中國合作,早日簽署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協定,那麼,中日韓一定會成為世界經濟增長點,中日韓一定會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談判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