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評專論:德國的新價值觀不要破壞中德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22-01-02 00:12:54


 
  在人權問題上,必須堅持相互尊重的基本原則,開誠布公討論問題。首先,中國決不允許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在人權問題上對中國無端指責。在人權保護方面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中國願意借鑒人類文明發展的成果,在保護人權問題上開展國際合作。

  中國是一個人民主權國家。實現人民當家作主,保護人民的基本權利,不僅是中國執政黨的主張,同時也是中國憲法的規定。中國在人權保護方面,願意和世界各國開展合作。但前提條件是,必須尊重基本事實。如果只是出於意識形態考慮,試圖利用謊言損害中國的國際形象,破壞經濟合作關係,那麼中國決不答應。

  中國願意邀請德國外交部長以及德國其他政府官員到中國訪問,實際調查中國新疆的發展情況。中國在處理人權問題上,始終堅持依法辦事。中國新疆之所以政通人和,人民安居樂業,根本原因就在於,在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基礎上,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任何試圖利用中國的民族問題和宗教問題分裂中國的圖謀都不可能得逞。

  其次,中國在人權合作方面,必須主動設置政治議題。從中國與西方人權對話的發展過程來看,大體經過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被動防守。西方國家對中國實施制裁措施,動輒向中國提出保護人權的清單,要求中國政府必須滿足西方國家的要求。第二個階段是針鋒相對。面對西方國家的無端指責,中國以無可辯駁的客觀事實加以反擊。目前中德正處在這個階段。

  中國希望超越相互指責,在相互尊重基礎之上,開展富有成效的對話,盡可能地把意識形態問題和經濟問題分開,相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各自人權保護水平。

  在人權保護問題上,只有最低標準,沒有最高標準。各國法律制度體系和文化傳統不同,因此,在人權保護制度方面存在差異是必然的。中國人權保護制度符合中國國情,得到了中國絕大多數公民的支持和擁護。不會因為德國一些政客的批評指責而改變中國現有的法律制度。中國願意借鑒德國等一些國家的立法經驗,不斷完善中國的法律制度體系,在人權保護方面不斷進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專門把“人格權”單獨列出,凸現出中國在保護人權方面所作的努力。中國出台《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充分保護數字經濟時代個人信息,確保中國消費者基本權利不會受到損害。中國願意與德國開展合作,加強數字領域的立法工作,確保公民的基本權利得到尊重和有效保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