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俄羅斯與北約談判不會有成果
http://www.CRNTT.com   2022-01-14 00:01:12


 
  總結起來,俄羅斯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關係大體上經過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俄羅斯希望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對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向東擴張缺乏敏感性,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希望北大相關組織把俄羅斯作為一個特殊的戰略夥伴,期望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改變自己的戰略,成為歐洲方面和平穩定力量。可是很顯然,葉利欽的春秋大夢徹底破滅,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把俄羅斯塑造成為戰略對手,並且針對俄羅斯制定了一系列向東擴張的計劃。

  1995年9月20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制定了向東擴張的第一階段計劃,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明確表示,俄羅斯準備建立一個類似於華沙條約那樣的新軍事政治集團,對抗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鑒於俄羅斯總統的強硬態度,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向東擴張的步伐逐步放緩。可是,形勢很快發生變化,1996年俄羅斯國內總統選舉,葉利欽選舉形勢極為不利。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擔心,如果葉利欽在選舉中失敗,俄羅斯共產黨上台執政,那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與俄羅斯的關係可能需要戰略調整。

  因此,1996年10月美國總統克林頓宣布,將吸收東歐國家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2004年3月,羅馬尼亞、斯洛伐克、保加利亞、斯洛文尼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先後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對俄羅斯形成戰略包圍之勢。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不得不調整自己的戰略部署,將自己的主要兵力集中在俄羅斯的西部地區。

  南斯拉夫戰爭爆發之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立即投入空中轟炸,迫使南斯拉夫總統放棄抵抗。就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準備進入南斯拉夫地區的時候,葉利欽總統出人意料作出決定,派出自己的空降部隊進入南斯拉夫地區,控制該地區重要戰略據點特別是機場,以確保俄羅斯在巴爾幹半島軍事存在不受影響。俄羅斯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關係進入第二階段,雙方針鋒相對,劍拔弩張。

  進入戰略相持階段之後,俄羅斯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關係使得東歐一些國家意識到,如果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那麼,勢必會影響與俄羅斯的關係。儘管東歐許多國家希望擺脫俄羅斯的控制,但是,他們對於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與俄羅斯戰爭的前沿陣地產生疑慮。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主要成員國領導人意識到,如果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向東擴張的問題上咄咄逼人,迫使俄羅斯作出激烈反應,那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自身利益可能會遭受重大損害。因此,南斯拉夫戰爭結束之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雖然強化在克羅地亞等巴爾幹半島國家的軍事存在,但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始終保持克制,沒有繼續向東擴張。

  然而,格魯吉亞戰爭以及烏克蘭東部地區的內戰,徹底改變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戰略部署。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已經意識到,在美國塑造下俄羅斯已經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主要戰略對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必須繼續向東擴張,強化在烏克蘭、格魯吉亞以及中亞地區國家的軍事存在,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迫使俄羅斯從戰略進攻變為戰略防守。

  俄羅斯意識到,自己已經處於十分危險的境地,因此,公開警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不要吸收烏克蘭加入,如果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批准烏克蘭成為北大西洋為組織成員,那麼,俄羅斯將不得不採取行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