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社評:俄烏戰爭正改變世界能源結構
http://www.CRNTT.com   2022-04-02 00:01:48


 
  現在核電站發電僅占英國發電量16%左右。英國之所以在核電站建設方面態度謹慎,一方面是擔心出現類似於日本福島核電站污染事件;另一方面也是擔心,大力發展核電站,有可能會導致法國等國家趁虛而入,控制英國的能源系統。

  2020年英國電力中43%屬於可再生能源。但是,正如人們所知道的那樣,由於可再生能源的成本相對較高,而且電力不穩定,因此,英國政府決定下決心發展自己的核電站,為英國的清潔能源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歐洲聯盟國家中,除了法國70%電力來自於核電站之外,德國等一些歐洲聯盟國家拒絕核電站,他們的電力主要來自於天然氣資源。換句話說,如果失去了天然氣,德國許多發電站將停止運轉,德國生產生活將會面臨極大的困難。

  烏克蘭戰爭導致歐洲聯盟與俄羅斯的關係緊張,俄羅斯要求使用本國貨幣結算,歐洲國家斷然拒絕,如果僵持不下,俄羅斯隨時都可能關閉閥門,這對於歐洲聯盟國家將會是極大的挑戰。

  正因為如此,烏克蘭戰爭爆發之後,德國等歐洲聯盟國家在制裁俄羅斯的問題上,網開一面。歐洲聯盟一方面贊成制裁俄羅斯,在金融領域、外交領域對俄羅斯實施全面制裁。但是另一方面,堅決反對實施能源制裁。德國等一些歐洲聯盟國家領導人明確表示,如果拒絕購買俄羅斯的天然氣,歐洲聯盟國家將會遭受滅頂之災。

  正是看到了這一點,俄羅斯總統宣布,所有購買俄羅斯天然氣的國家中,只要屬於俄羅斯所認定的“不友好國家”,都必須使用俄羅斯的盧布結算。儘管法國總統與俄羅斯總統電話交談,明確警告俄羅斯,其他國家不會使用俄羅斯盧布結算,但是,俄羅斯政府明確表示,總統的命令不會改變。

  對於德國等歐洲聯盟國家來說,要麼購買俄羅斯的貨幣,確保俄羅斯貨幣市場穩定,俄羅斯貨幣盧布價格上漲,要麼停止使用俄羅斯的天然氣。如果拒絕購買俄羅斯的天然氣,歐洲聯盟一些國家將會陷入停滯,居民生活更加困難。正因為如此,德國等歐洲聯盟國家決定進口美國等國家的液化天然氣,並且敦促卡塔爾等海灣國家盡快增加天然氣的生產量,以確保歐洲聯盟國家對天然氣的需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