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提高中國經濟安全 須有系統思維
http://www.CRNTT.com   2022-04-09 00:01:53


 
  中國在水電資源開發以及風能發電、太陽能發電方面,仍有巨大的空間。在西北大漠,可以充分利用太陽能發電和風能發電設施,提供清潔能源。在西南邊陲,可以利用豐富的水力資源,開發水電資源,解決中國電力需求。

  中國依靠科技創新,建設了一大批安全的核電站。這些核電站對保障中國的電力供應解決能源短缺問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假如中國在核電站小型化領域取得實質性的突破,不排除未來中國將會生產使用核電站的飛機、汽車和輪船。如果中國的運載工具能夠搭載核電站,那麼,中國在交通運輸領域可以完全擺脫對石油天然氣能源的需求,中國能源自給率將會大幅度提高。

  第三,必須充分意識到,生產要素中,能源要素固然重要,但是,生產要素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不斷發生改變。

  工業化時代生產要素中,能源要素所占的比重相對較大。數字化時代的生產要素中,數據要素所占的比重相對較多。中國正大力發展數字經濟,試圖依靠數字技術,發展中國的能源產業。中國舉辦冬季奧運會,之所以能使用清潔的風力發電資源,就是因為中國依托數據,建立了“柔性”變電站,可以把不穩定的風力發電,源源不斷地輸往華北地區,從而解決冬季奧運會的電力需求問題。可以這樣說,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速度越快,中國對化石能源的需求也就越少。中國應當充分利用數字技術,改造傳統的發電設施,爭取以最小的成本,實現效益的最大化。

  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根本要素,不是能源問題,而是創造動力不足問題。可以非常坦率地說,在可預見的將來,中國仍然可以從許多國家進口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原材料。但是,如果中國國內的動力不足,生產要素配置不合理,生產效率低下,創造財富的能力下降,那麼,中國經濟發展將會面臨嚴重問題。

  過去中國在工業化大生產過程中,曾經走過一段彎路。少數特大型的企業,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拉動的作用。但是,如果不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不僅不能解決就業問題,而且更重要的是,會破壞產業生態,從而使企業的發展面臨安全隱患。只有大力培育小而精的中小企業,形成一個又一個具有創造能力的科技創新企業,中國經濟的安全性才能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證。

  當務之急是要利用數字技術,改造中國的中小企業,將星羅棋布的中小企業聯結在一起,利用數據庫,幫助中小企業排憂解難。重大疫情期間,中國沿海一些城市,為了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將中小企業的各項生產要素集中起來,經過統計分析,幫助中小企業招收工人,幫助中小企業聯繫客戶,甚至幫助中小企業解決原材料供應短缺的問題。所有這些都充分體現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也充分說明在數字經濟時代,只有充分利用大數據,幫助中小企業解決困難,中國經濟的安全性才有保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