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社評:中印之間應為和平競賽而非競爭
http://www.CRNTT.com   2022-09-06 00:05:02


 
  對印度政府來說,人口優勢並不一定等於市場優勢。如果不能妥善地解決政策不確定性問題,那麼,印度的人口增長,可能是印度的災難,而不是印度現代化的積極因素。

  其次,印度殖民主義的意識形態,是影響國家發展的重要障礙。20世紀南亞次大陸許多國家生活在印度陰影之下,他們不得不按照印度的規劃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建立一個“不可分割的印度”始終是印度國家戰略構想。對於這片土地上的許多中小國家而言,既要考慮到生存,同時也要考慮到發展。如果不能處理好與印度的關係、國家的生存就會成為問題。正因為如此,南亞次大陸的一些國家千方百計地尋求新的合作夥伴,試圖擺脫印度的控制,尋找抗衡印度的力量。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尼泊爾希望修建中國到尼泊爾的鐵路。因為這是這個喜馬拉雅山南麓國家生存下去的必要之舉。

  不論是斯里蘭卡還是馬爾代夫,作為印度洋國家,始終擔心被印度吞並。他們希望與其他國家特別是中國開展合作,以此來減輕自身的生存壓力。這些國家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必然會導致印度殖民主義不斷高漲。近些年來,中國與印度之間的磕磕絆絆從一個側面說明,印度為了強化自己的殖民主義,掀起極端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試圖利用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邊界問題,強化國內的凝聚力。

  中國期望和印度和平相處,期待這兩個世界人口大國攜手並肩,創造亞洲世紀。可是,印度殖民主義根深蒂固,中國和印度關係發展不可能一帆風順。

  印度短期內無法克服國內的殖民主義思想。中國應面對現實,在處理與印度的關係方面實事求是。一方面及時解決雙邊矛盾和分歧;另一方面登高望遠,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促使印度朝野意識到,殖民主義曾經給印度帶來深重的災難,21世紀繼續奉行殖民主義不可能有好下場。

  中國可以採取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與印度開展經濟合作方面,盡可能地降低風險特別是制度風險。

  中國許多電信企業投資印度,為印度信息化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可是,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由於印度國內極端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甚囂塵上,印度政府利用各種手段特別是行政執法手段,侵佔中國電信企業的財產,中國電信企業在印度市場上步履維艱,少數企業被迫退出印度市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