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國有企業在風浪中前行 改革未有窮期
http://www.CRNTT.com   2023-01-20 00:01:51


 
  事實勝於雄辯。中國國有企業的表現充分說明,國有企業不僅是市場主力軍,同時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頂梁柱。無論是在重大疫情期間,還是在對外投資領域,國有企業都發揮無可替代的關鍵性作用。正因為如此,毫不動搖發展國有企業,是中國的戰略目標。

  發展國有企業與發展民營企業並行不悖。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具有完全不同的競爭優勢。首先,國有企業具有高度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只要中央一聲令下,中央國有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聞風而動。

  國家在產業政策實施方面,更多依賴國有企業。這是充分發揮國有企業高度紀律性和組織性的特點,實現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中央要求國有企業無條件退出房地產市場,幾乎在一夜之間,國有企業全部退出房地產市場。除了少數地方國有企業出於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發展考慮,成為當地房地產市場主力軍之外,絕大多數國有企業都已經作出選擇,聚精會神發展主業,將房地產經營業務剝離出來,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騰出更大的空間。

  其次,國有企業家大業大,在戰略投資領域,具有明顯的優勢。不論是高速鐵路投資,還是電力行業投資;無論是水電項目投資,還是城市基礎設施投資,都能看到國有企業的身影。

  這是因為高速鐵路、電力、清潔能源、基礎設施投資規模相對較大,投資周期相對較長,投資見效相對較慢,其他企業不願意投資,國有企業必須跟上,以自己的實力地位,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打好基礎。

  事實證明,國有企業依靠自己龐大的資金優勢和雄厚的技術儲備,可以在很短時間內使中國在一些重大產業領域趕上並且超過世界發達市場經濟國家。比如,在風能投資領域,由於國有企業積極參與,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風能投資國家,中國風力發電規模世界第一。不僅如此,中國在光伏發電領域、水力發電領域都處於世界前列,中國清潔能源產業領域之所以名列前茅,國有企業功不可沒。

  近些年來,中國國有企業著力改造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清潔能源製造產業,有效地整合了“我國”清潔能源汽車產業領域的資源,解決了“我國”清潔能源汽車發展市場的混亂局面。正是由於中國國有企業的快速進入,使得中國清潔能源汽車產業領域群雄並起、群魔亂舞的現象發生改變,中國清潔能源汽車產業繼續處在世界清潔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第一梯隊。可以肯定,隨著中國國有企業大力發展電動汽車和氫能汽車產業,中國汽車領域落後帽子將被徹底扔進太平洋。

  第三,中國國有企業始終是科技創新的先鋒官。在高速鐵路領域,中國國有企業採用集成方式,吸收各國高速鐵路先進技術,形成了中國高速鐵路知識產權體系。如今中國多頭並舉,在磁懸浮高速鐵路領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驚人的技術奇跡。青島高速鐵路研發基地已經開發出每小時600公里的磁懸浮高速鐵路系統。山西大同的國有企業科技研發基地則在管道磁懸浮列車和超導磁懸浮列車研製方面實現了突破。中國高速鐵路設備製造企業“中車集團”聯合國內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爭取大規模降低高速鐵路的運營成本,提高高速鐵路的運營速度。所有這些都充分說明,在高速鐵路技術研發方面,國有企業承擔著實實在在的科技研發艱巨任務,國有企業以自己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瞄准經營中出現的問題,積極與其他國有單位聯合攻關,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重要科研成果。

  最值得人們驕傲的是,在航天領域,中國國有企業成為絕對的主力軍。中國航天集團奮發有為,不斷探索,不僅建成了中國的太空實驗站,而且準備在月球建設科學實驗基地。中國航天集團的科學家們發現,在月球出現了一個又一個空洞,這些空洞可能為建設科學實驗基地創造條件。由於在月球洞穴中建設科學實驗站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輻射,可以充分利用月球表面的空洞防止太空隕石襲擊,中國建造的月球太空科學實驗室具有更強的生命力和科研能力。

  中國國有企業在深海勘探領域所取得的成就更是不勝枚舉。中國不僅在南海建設非常複雜的深海石油天然氣勘探開採裝置,而且充分利用中國龐大的工程技術能力,在中國南海地區建設一個又一個人工島礁,從而為中國長期在南海地區從事勘探作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或許不久的將來,中國南海將會出現一個又一個旅遊休閑度假勝地。中國將會把南海地區變成一個世界最先進的服務貿易區,為世界各國特別是亞洲國家提供良好的海洋觀光服務。

  國有企業取得的成就來之不易,必須倍加珍惜。長期以來,一些學者總是習慣於把國有企業創造的利潤看作是壟斷利潤,把國有企業市場規模擴大看作是政策支持的結果。事實證明,國有企業參與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競爭的過程中,已經形成了強大的競爭力。國有企業特別是建築行業參與中東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矚目。中國國有企業參與南美洲礦產資源開發,為當地居民生活條件改善作出的貢獻令當地居民贊不絕口。中國國有企業在非洲地區修建大型基礎設施,並且幫助培訓當地的職業技術工人和工程師。中國國有企業援建的職業技術學院培訓的工程師,能夠獨立駕駛火車。中國國有企業援建的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培養的農業技術工人,已經掌握了先進的農業栽培技術,為當地農業生產發展提供技術支持。不僅如此,中國國有企業就像是播種機和宣傳隊,所到之處,中國國有企業播撒友誼的種子,宣傳中國和平發展的理念。中國國有企業是重塑中國形象的代言人。

  國有企業改革始終沒有停止腳步。未來中國國有企業將會實現體制改革和機制改革齊頭並進。在體制改革方面,將會堅持投資導向,把中央企業逐步改造成為大型投資集團,針對特定的行業和產業開展定向投資,為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不斷注入新的資本。在機制改革領域,將按照公司法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治理結構,提高公司的管理能力,增加公司的利潤率,提高公司的勞動生產率。過去“我國”大型企業絕大多數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企業法》註冊登記並且實施管理,改革後的國有企業全部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註冊登記並且實施管理。只要中國修訂的公司法符合國有企業發展的基本規律,符合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符合中國產業發展的需要,相信就一定能夠促進中國國有企業健康發展。

  當前中國國有企業發展必須堅持下列原則:第一,必須堅持科技創新原則。國有企業不僅是利潤的創造者,同時也應成為知識產權的擁有者。國有企業應投入更多的資金,進行科技創新,因為祗有這樣,國有企業才能長期發展,也祗有這樣,才能使中國真正成為科技創新強國。

  第二,必須堅持社會責任原則,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特殊的作用,為中國社會建設作出貢獻。改革開放之後,為了減輕國有企業的負擔,絕大多數國有企業把集體服務產業甩包袱,國有企業創辦的大學、中學、小學、幼兒園交給地方政府,國有企業創辦的各項服務機構進行市場化改革,這對於國有企業輕裝上陣,提高競爭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正如人們所知道的那樣,國有企業承擔著社會責任,不僅需要解決就業問題,而且更重要的是,還要解決社會可持續發展問題。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在回答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十五次會議1554號建議時明確表示,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強組織領導,密切協調配合,積極穩妥推進“廠辦大集體改革”。截止到2022年4月底,全國廠辦大集體已經完成改革1.76萬戶,完成率98.8%,在職職工安置率達到99.9%。

  中國國有企業改革未有窮期。今後是否應當在公司法基礎上,專門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有企業法,值得認真考慮。只要中國國有企業健康發展,中國經濟就不會陷入災難。中國國有企業作為中國經濟的頂梁柱將屹立不倒,中國國有企業作為中國經濟的壓艙石將確保中國這艘巨輪破浪前行。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