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中國正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調整社會分配結構,解決影響社會發展、激化社會矛盾的根本問題。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目標是實現共同富裕。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解決社會分配不公的問題。中國一方面對金融機構從業人員收入分配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徹底破除既得利益階層所設置的藩籬。另一方面,不斷壓縮行政開支,加快行政體制改革的步伐,解決吃飯財政問題。中西部地區已經著手解決縣級行政單位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的問題。不遠的將來,中國將會依托數字技術,建立高效的政務信息系統,真正做到精兵簡政。
第四,中國正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快流通體制改革的步伐。從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區改革的經驗來看,成功之處主要集中在商品流通環節。中國正在積極申請加入數字協定。在與東盟國家討論自由貿易協定升級過程中,充分考慮數字技術的作用,期望建立互聯互通的統一大市場,不斷降低流通成本,充分發揮各成員的比較優勢,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第五,中國充分意識到人口增長的重要性,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確保人口穩定增長。中國一方面充分利用工業數據,大力發展機器人產業,代替人工建立自動化流水線。另一方面,著力提高教育水平,培養高素質的人才,為數字經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華為公司作為中國的科技企業,強調不儲備美元,而儲備人才。這是高明之舉。中國將會大力發展高等教育,培養符合數字經濟時代需要的優秀人才,為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
西方國家新聞媒體的報導,是為西方國家的政治服務的。傳統的意識形態偏見和現實的焦慮感,使得西方新聞媒體習慣於帶著哈哈鏡看待中國。中國經濟發展固然面臨困難,但是,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具有先天的優勢。這些優勢一方面表現在中國可以充分吸取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包括日本、美國的經驗和教訓,避免重蹈覆轍。另一方面表現在中國發展潛力無限。只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著力解決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深層次問題,中國就能度過一個又一個難關。
中國經濟增長不是神話,而是中國人民胼手胝足、勤勞勇敢,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幹出來的。誇大中國經濟發展所面臨的風險,無助於西方國家作出正確的判斷。中國願意張開雙臂,與所有國家開展經濟合作,實現互利雙贏。如果一方面對中國實施圍追堵截,試圖拖延中國的發展步伐,另一方面又通過所謂的“認知戰”,不斷地放大中國經濟風險,那麼,最終必然會失去發展的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