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國際關係發生深刻變化,國際秩序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地區性自由貿易協定和地區國家之間的一體化建設,使得國際秩序發展充滿不確定性。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俄烏戰爭導致歐洲國家隨時都可能會陷入集團對立衝突歷史泥潭之中。北約和歐洲聯盟作為歐洲的軍事集團和政治經濟一體化組織,在處理俄烏問題上,似乎越來越展現出不合作的態度。強化對烏克蘭的支持,或許是為了維護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整。但是,以對抗的姿態而不是以談判的方式解決問題,最終必然會導致俄烏問題變得越來越棘手。戰爭總是要通過談判結束,戰爭付出的代價越大,談判就越艱苦,達成協議的障礙也就越多。
歐洲聯盟作為歐洲國家一體化的產物,應當在維護國家團結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展現出積極的姿態,但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布魯塞爾官員們似乎試圖建立一個類似於封建制的集團組織,把歐洲聯盟成員變成諸侯國,不斷地採用財政、貨幣、產業政策等手段,削弱成員國的主權。歐洲聯盟作出的一些重大決策,之所以令人感到不可思議,根本原因就在於,歐洲聯盟試圖凌駕於成員國主權之上,制定的規則完全無視主權國家的實際需要,歐洲聯盟內部的分歧越來越大,在重大事項方面積累的矛盾越來越尖銳。
國際秩序不可能一成不變。地區國家間的組織,有利於地區政治經濟一體化發展。區域性自由貿易協定,有利於地區國家之間建立統一的大市場。但是,如果地區性的組織制定封閉條款,孤芳自賞,固步自封,人為設置貿易壁壘,那麼,非但不能促進地區和平發展,反而有可能會導致國際秩序遭到破壞。同樣道理,如果區域性自由貿易協定注入排他性條款,把全球統一大市場分割成若干個相對封閉的市場,甚至通過重建供應鏈系統,將一些國家排除在外,那麼,全球化發展將會遭遇逆流,國際秩序將遭到嚴重破壞。
維護國際秩序必須去偽存真,必須明辨是非。中國願意與各國一道共同努力,維護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建立的國際秩序。但是,國際秩序正遭到破壞。霸權國家打著維護國際秩序的名義,以自己制定的規則充當國際普遍規則,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聯合國之上,把自己塑造成正義的化身,動輒指責其他國家。對於這種破壞國際秩序的做法,中國理直氣壯地加以反對。中國不謀求改變國際秩序,中國也不會主動挑起爭端。中國把和平發展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價值觀念,希望營造和平的發展環境,為中國式現代化實現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中國對外關係都不會改變。把中美之間的矛盾,看作是中國對國際秩序的挑戰,顯然是帶有強烈的意識形態偏見。中國維護國際秩序,而美國破壞國際秩序。中國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承認美國單方面制定的規則,中國堅決反對美國動輒對其他國家實施制裁。中國希望各國和平共處,希望中美相互尊重,在維護國際秩序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