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社評:新能源發展改變了中國經濟增長模式
http://www.CRNTT.com   2024-01-31 00:06:48


 
  首先,中國經濟發展不平衡現象比較明顯。從經濟結構來看,數字技術產業和個人消費產業支撐中國經濟的發展。但是,數以萬計的中小企業可能處在“兩頭落空”的尷尬境地。發展高技術產業,中小企業缺乏資金實力,也缺乏技術支持。消費市場競爭激烈,企業利潤空間有限,投資者不敢貿然進入。中國出現了結構性的產能過剩現象。

  過去中國採取梯次轉移的模式,將東部地區過剩的產能轉移到中西部地區,試圖以此來促進中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可是,從客觀上來看,過剩的產能轉移到中西部地區,不僅會導致中西部地區經濟始終處於落後狀態,而且更重要的是,中西部地區擴大產能,非但不能解決經濟長期發展的問題,反而會導致競爭加劇,經濟發展面臨更大的壓力。所以,筆者曾經大聲呼籲,應當改變傳統的經濟結構調整方式,不要把中西部地區視為落後產能或者過剩產能的傾銷地。解決中國經濟結構調整中存在的問題,應當充分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和教訓,採取雁行模式。

  所謂雁行模式最早是在20世紀30年代由日本學者赤鬆要提出來的。他在研究日本國內經濟結構時發現,經濟增長大體上經過進口、進口替代、出口、重新進口四個階段。按照淨出口時間發展軌跡進行描繪,出現了一個類似於大雁飛行的結構,其中既有領頭雁,也有跟隨者。從空氣動力學的角度來看,這樣的飛行模式可能最能節省體力。20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起飛,國內產能過剩現象非常普遍。日本政府決定採用“雁行模式”。一方面將成熟的產業逐步轉移到其他國家,首先是日本周邊國家和地區,然後是東南亞的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國家。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大量日本企業投資中國,中國成為第三梯隊國家。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經濟快速發展。進入本世紀之後,中國出口貿易增長迅速,到2010年中國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作為領頭雁的歷史結束,中國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現在人們普遍把“雁行模式”看作是日本對外投資戰略,可是,只要瞭解“雁行模式”概念的來龍去脈,人們就會發現,這是解決日本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問題提出的發展模式。正是在這樣的發展模式下,日本建立了非常獨特的經濟體系,豐田汽車、鬆下電器等龍頭企業在日本國內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領頭雁的角色。這些企業的周邊地區,形成了產業集群,中小企業圍繞著大型企業快速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