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9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2024年春節過去了,它承載著中國人民的美好願望,春節是萬物復甦的季節。
春節作為一個假日,在中國衹有上百年的歷史。在中國傳統節日中,春節之所以成為節日,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春節所承載的文化信息,是任何節日所無法比擬的。
春節是中國傳統農耕文化的象徵。中國處於北半球,春節恰是農閑時節。人們歡天喜地,釀酒祝福,分享一年耕耘的收穫,同時也憧憬著美好的未來。
春節是中國傳統習俗的集中體現。拜年、貼對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2024年春節別有一番滋味。首先,中國處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以生產力變革為標誌,中國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解放思想運動。伴隨著數字技術的出現,人工智能工具的廣泛應用,傳統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發生深刻改變。借助於數字技術,改造傳統工農業和服務業,成為中國經濟轉型的重要突破口。
從傳統汽車到電動汽車,中國走在了汽車工業發展的前列。電動汽車出口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一張名片。不僅如此,在人工智能技術領域,中國率先實現工業化生產。中國科研人員不斷拓寬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場景,從浩瀚的太空到深不可測的礦井,人工智能機器人正在有效發揮作用。當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採用人工智能技術創作藝術作品的時候,中國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應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無人駕駛汽車在主要城市的馬路上馳騁,無人飛機造就空中的物流系統。大洋深處,中國人工智能裝備,幫助科研人員勘探地質地貌。沙漠戈壁,亞洲第一口萬米深井即將建成。
依靠科技創新,中國在生產力發展方面,實現全方位的突破。中國高度重視生產關係改革,確保上層建築和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