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從來沒有把追趕美國作為自己的發展目標。中國式現代化的終極目標是實現共同富裕。中國領導人之所以邀請美國青少年到中國訪問,就是要讓他們親身感受到中國發展跳動的脈搏,讓他們看到中國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時也讓他們認識到,中國是一個和平發展的國家。中國願意和美國合作共同發展。假如把中國作為假想敵,那麼,“第一粒扣子”就已經錯了。
美國不乏優秀的經濟學家,可是,這些經濟學家進入美國政府成為內閣官員之後,似乎在一些基本問題上出現了常識性的錯誤。到中國訪問的美國財政部長反復強調對中國市場環境的關切,強調中國產品“太便宜”。或許她在中國消費更能直接感受到中國的物價水平。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絕大多數居民並不富裕,中國物價水平與中國居民的實際收入相比大體相當。中國正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減少能源消耗,降低生產成本,不斷滿足中國居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
中國價格水平相對較低,不是為了取悅於其他國家,當然也不是為了與美國開展不正當競爭。中國出口美國和歐洲聯盟國家的商品價格高於中國國內商品價格。美國新聞媒體分析認為,中國汽車出口量在汽車生產量中所占的比重,遠遠低於德國、日本、韓國。換句話說,中國生產的汽車主要是在國內市場銷售,而不是為了向美國和歐洲聯盟國家傾銷。
產能過剩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配置的常見現象。當年日本房地產市場興起,大量資金投入到房地產市場,日本東京房地產市場價格位居世界主要城市房地產市場價格的首位,房地產成為日本經濟增長的支柱。但是,正如人們所知道的那樣,房地產泡沫破滅,許多企業負債累累,一些企業被迫宣布破產倒閉。
中國房地產開發市場,曾經一度如火如荼。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盲目擴張,使得中國房地產市場出現嚴重泡沫化現象。中國領導人審時度勢,果斷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政府踩刹車,從而避免中國房地產市場重蹈日本覆轍。這個案例從一個側面說明,中國既尊重市場經濟的規律,但是,關鍵時刻又能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事實證明,並且將繼續證明,中國經濟體系“非常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