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市場改革正在路上。中國借助於自己超大規模的體量,一次又一次抵禦美國發起的衝擊。如今越來越多資金湧入中國。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是投資者優選之地,能給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少數美國華爾街金融資本試圖趁機進入中國的資本市場,以相對較低的價格,收購中國的資產。中國金融監管部門高度重視美國資金動向,必要時會採取法定措施,打擊擾亂中國金融市場秩序的犯罪行為。
過去人們擔心,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大幅度降低利率,大量美元進入中國市場,會給中國帶來金融危機。現在看來,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並沒有降低利率。這就意味著美元成本相對較高,美國資金進入中國市場,自身承受巨大的風險。只要中國沉著應對,確保中國優質公司不會被華爾街投資者掠奪,美國資金進入中國並不是一件壞事。
中國超大金融規模決定了,可以抵禦驚濤駭浪。中國不像其他國家,由於外匯儲備相對較少,經濟規模不大,美國華爾街資金洪流湧入,整個國家經濟陷入危機。中國有足夠能力,在金融市場上與美國對衝基金一決高低。
在產業經濟發展問題上,美國拋出了所謂“產能過剩”論,目的就是要妖魔化中國新能源產品,迫使其他國家關閉市場,禁止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發電設備行銷海外。可以這樣說,無論是在傳統工業制成品領域,還是在高科技產品領域,美國試圖在國際市場上對中國實施圍追堵截。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無論是美國財政部長的所謂“產能過剩”,還是美國商務部長的所謂芯片政策,都無法阻止中國新能源產品暢銷世界。
當然,中國決策者已經意識到,中國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必須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大信息供給,避免盲目投資,出現過熱現象。中國一些城市加大風險投資的力度,實現了經濟結構轉型,在新能源汽車和汽車電池製造領域取得了驕人的業績。中國領導人高瞻遠矚,多次明確表示國際市場發展有一個過程,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不可能做到一蹴而就。雖然在中國市場新能源產品產銷兩旺,但是,考慮到一些國家的經濟形勢,特別是考慮地緣政治衝突問題,中國在新能源產業發展過程中,必須居安思危,以認真負責的態度,真正做到“以銷定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