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快評:客家族群 選舉關鍵少數
http://www.CRNTT.com   2015-02-21 00:28:04


  中評社快評/馬英九年初二到苗栗縣通霄鎮馬家庄祭祖、發福袋時,細數從競選台北市長到任“總統”期間,推動成立客家事務專責機構、訂客家基本法、國家考試增設客家行政類科與增加客家預算等,目的是傳承客家語言文化、發展客家產業、繁榮客庄、將台灣打造成全球客家文化與產業交流中心,他也自豪台灣保存客家文化的努力超越中國大陸。

  我們認為,儘管近些年來台灣的政府和政黨一再表示重視客家族群和客家文化,並且如馬英九所言,已有一些具體的成績,但藍綠政黨對客家人的任用和培育遠遠不夠,也與台灣客家人的人口比率相去甚遠。

  台灣現在約有客家人口400萬至600萬(依不同的認定標準而有差別),約占台灣人口的17%至26%,是台灣第二大族群。近20多年來,隨著台灣民主政治的發展和社會的多元化,客家族群逐步呈現出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政治傾向,客家族群越來越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甚至成為影響選舉勝敗的關鍵。

  從過去歷次重要選舉的族群結構來看,國民黨必須靠多數的外省票,加多數的客家票,再加相對少數的閩南票,才能勝選,否則就會敗選。國民黨能否鞏固或擴大在客家族群的政治影響力和支持度,可能成為影響國民黨能否繼續執政的重要因素。

  但從國民黨現在的狀況來看,從馬英九到朱立倫擔任黨主席的人事佈局,重要職務似乎都排除客家人。這對國民黨爭取客家人的認同和支持是不利的,應引起重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