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如何理解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22-08-12 08:18:06


  中評社北京8月12日電/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世界經濟復甦步履維艱、面臨諸多復雜挑戰,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逆流”。世界向何處去?開放還是封閉?合作還是對抗?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他深刻指出,“我們決不能被逆風和回頭浪所阻,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經濟日報發表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華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關鋒文章表示,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是順應開放發展歷史大勢的必然選擇。經濟全球化是人類社會發展必經之路。歷史地看,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促進了商品和資本流動、科技和文明進步、各國人民交往,符合各國共同利益。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全球治理體系深刻重塑,國際格局加速演變,各國利益交融、命運與共,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不可阻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一個國家要發展繁榮,必須把握和順應世界發展大勢,反之必然會被歷史拋棄。因此,必須順應開放發展歷史大勢,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中國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始終是全球共同開放的重要推動者,始終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穩定動力源。

  文章認為,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是弘揚和堅守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國歷史、文化、制度、發展水平不盡相同,但各國人民都追求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全人類共同價值凝聚了人類不同文明的價值共識,代表著人類對美好未來的共同訴求,亦是人類進步的重要標誌。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堅持合作、不搞對抗,堅持開放、不搞封閉,堅持互利共贏、不搞零和博弈,蘊含著對人類共同價值的自覺弘揚和堅守。實踐證明,世界的和平發展離不開互相開放和彼此包容,任何單邊主義、極端利己主義都是根本行不通的,任何脫鈎、斷供、極限施壓的行徑都是根本行不通的,任何搞“小圈子”、以意識形態劃線挑動對立對抗也都是根本行不通的。弱肉強食、恃強凌弱、贏者通吃是一條越走越窄的死胡同,而祗有本著對人類前途命運高度負責的態度,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倡導不同文明交流互鑒,才是越走越寬的人間正道。

  文章提出,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不斷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目前,人類正處在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遭受衝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凌行徑時常發生,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加劇了世界經濟中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但是,世界絕不會退回到相互封閉、彼此分割的狀態,開放合作仍然是歷史潮流,互利共贏依然是人心所向。我們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不斷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既從世界汲取發展動力,也讓中國發展更好惠及世界。為此,一方面,要樹立全球視野,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走向世界,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形成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另一方面,要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堅持在國際交往中奉行正確的義利觀,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和冷戰思維。既促進各國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共同優化全球經濟資源配置,又推進建設利益共享的全球價值鏈,培育惠及各方的全球大市場,維護自由、開放、非歧視的多邊貿易體制,推動世界經濟穩定復甦和可持續發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