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中國糧食安全無近憂但需遠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02 00:21:10  


 
  第二,中國糧食産量連續5年獲得豐收,糧食供求形勢進一步得到改善。2008年中國的糧食總産量預計達到5.25億噸,比2007年增長4.7%,成爲歷史上第5個高産年。據海關總署的統計,2007年我國主要糧食品種除大豆外的進口量均有所下降。但是由于國內在稻穀、小麥上的對外依存度較低,國際糧價的上漲對國內的影響效果不大,稻穀、小麥2008年年初的價格漲幅均低于10%。

  中國糧食品種中進口量最大的,也是受國際市場價格影響最大的是大豆,國內目前的大豆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70%。自2003年以來,大豆的進口量增長了2倍,目前國內的進口大豆占到了市場份額的80%左右。大豆是中國目前最重要的油料作物,大豆受國際市場影響大幅漲價,直接推動國內市場食用油價格上漲。近幾年來,由于中國大豆和食用植物油需求快速增長,而中國國內的大豆等油料作物由于産量下降等原因導致大豆的産需缺口較大,需要通過進口來彌補。因此,關注國內糧食價格的變動,應該重點關注大豆的價格。

  第三,國內的糧食政策環境爲保障國內糧食供給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在中國,糧食生産已經不僅僅是一項生産,而是作爲黨和國家的頭等政治任務來抓。多少年來,中央的一號檔都是關于確保糧食生産。從這一點上說,世界上沒有那個國家的執政黨對糧食生産看的如此之重。溫家寶總理不止一次明確提出要死保18億畝耕地不减。爲了促進糧食生産,政府不斷推出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等多方激勵性政策,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擴大糧食種植面積和單産水準。2008年10月19日,國務院作出了2009年加大糧食直補、農資綜合直補、購買農機具補貼、良種補貼力度,大幅度提高2009年糧食最低收購價的决定。

  綜上分析,可以初步判斷在短期內如果不發生大的突發性的自然灾害或其他事件,在國家及時出臺一系列强有力調控措施下,從2008年我國糧食市場變化及國際市場糧食供求狀况看,2009年中國糧食價格形勢將呈穩中有升的態勢,2009年中國糧食爲高度安全狀態。但正如高盛公司所預言的,世界的下一個危機將不是銀行系統,也不是石油價格以及金屬與礦石領域,而是農産品危機。又如英國金融時報2008年2月21日所指出的:“那些認爲21世紀頭十年的問題將以信貸開始幷以信貸告終的人,也許還會受到猛烈的震動。可悲的是,我們生活在一個大豆孕育的衝擊可能比次貸更可怕的世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