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22日電(評論員 余翔)三中全會在過去中國30多年的改革歷程中往往意味著重要的特殊節點。1978年的三中全會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帷幕,1993年的三中全會確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方針。今年的三中全會召開,中國同樣處在一個特殊時期。一方面,中國的經濟體量、外匯儲備、對世界經濟的影響達到空前高度;另一方面,中國經濟明顯放緩,環境、老齡化、貧富差距、經濟增長方式問題重重,中國急需整理自己,再一次起航。
十八屆三中全會11月9-12日在北京召開,這被外媒視為是今年中國和世界最重大的事件之一。11月15日週五新華社發佈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11月18日週一,滬指大漲近3%,恒指大幅飆升2.7%,國企指數大漲逾5%,創兩年最大單日漲幅。亞洲股市受其提振也普遍上漲,MSCI亞太指數在兩周高位上方進一步擴大漲幅。
這次三中全會做出的決策,涉及到開放市場、轉變政府職能和國企改革等。包括了八大關鍵領域改革——減少行政審批、土地改革、財政改革、國企改革、促進綠色技術創新、加快競爭、開放服務業以及開放銀行業和其中涉及到的利率與匯率市場化。這些改革舉措對中國經濟保持持續穩定的增長是必須的。正如英國廣播公司分析指出的,增加競爭將提高生產效率;建立社會保障體系,通過扶持貧困者和日益壯大的中產階級,利於重新平衡中國的經濟結構;推動利率與匯率自由化,開放資本帳戶,有助於中國建立更加開放金融市場,提高對資金的配置效率。
三中全會後,隨著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的逐步落實,中國將進入一個長期持續的穩定增長期。這對有助於營造一個穩定積極的世界經濟環境。美國進步中心學者米拉尼•哈特撰文指出,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中國新一屆領導人是否能夠推進新的經濟改革措施,對美國影響重大。如果中國新的改革措施成功,美國商業界將得到新的增長機遇,中美貿易摩擦也將因此緩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