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專論:蔡英文十年政綱的單向性與局限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5 01:17:14  


    
  再者,蔡英文舉以色列建國之初面對四周強敵環伺為例,說明有人勸當時的總理本古里昂,應該緊縮以色列人民的自由與民主,以確保國家的安全,但本古裡昂表示,以色列如果失去了民主,它的未來就將如同死寂的沙漠一般的荒蕪;但問題是“中華民國”並非是以色列,台灣也並未緊縮人民的自由民主來換取安全,在兩岸目前尚未終止敵對狀態之勢,這是兩岸為謀求和平發展而應共同努力之處,蔡英文的比喻並非十分妥適,如此的引喻又加速台灣人民的質疑,亦無助民共之間交流與協商,顯然這並非紅綠交流需要時間就能搪塞的。
   
  縱然,蔡英文認為台灣共識是與中國建立和平穩定互動,非常關鍵性的條件與過程。它還處在不斷變化的動態過程,台灣共識 只談兩岸戰略互利以及保持抽象模糊的彈性,但畢竟那是針對台灣內部的心戰喊話,既未對兩岸描繪出一條明確的道路,更把責任全部推給民眾,某種程度來說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身為領導者必須帶領人民,而非沒有目標方向,畢竟民意是浮動的是抽象可變的,難道領導人的路線及方向也應該是變來變去的嗎?民主固然是個好東西,尊重民意是必然的,但凡事都推給公投,是一種民粹手段的誤用,更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
   
  總之,民進黨十年政綱中兩岸部分,既無法令人耳目一新,也幾乎沒有現實實踐及操作的可能性,果不其然,蔡英文的十年政綱兩岸部分還是變不出什麼新把戲,令人相當失望;蔡英文又該如何實踐“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理念?難道兩岸政策永遠是民進黨重返執政的絆腳石嗎?這樣的論述方式,如何使各方都能雖不滿意但勉強接受呢?沒有人逼迫民進黨要放棄台灣的自由、民主與人權,但民進黨卻可以主動調整台獨論述及認同上的偏執,所繫者存乎蔡英文的心罷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