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論:博理性美名 蔡英文何樂而不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14 00:19:00  


 
  近來“新台灣國策智庫”更舉辦“評馬英九的國慶演說及黃金十年”座談會,由吳榮義主持,邀請陳博志、吳釗燮、民進黨“立委”黃淑英、親民黨籍前“立委”劉文雄參加。會中刻意迴避蔡英文所說的“‘“中華民國”’就是台灣”進行評論。主要就是要將其低調處理,因為獨派人士老早就知道,蔡英文的“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台灣”,並非真心誠意,而是為了選舉所不得不然的選戰策略,一旦勝選之後,還是要遂行以台灣之名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果然蔡英文也終究漏了餡,蔡英文日前在嘉義市造勢晚會上說話又不同,她稱“台灣不僅是我們的家園,不只是我們的母親,也是一個有‘主權’意涵的地方,不只是一個地理名詞”。

  蔡英文的意思便是指台灣是一個地理名詞,更是一個主權意涵的名詞,它的地理及政治主權的雙重屬性,便是她與馬英九最大不同的地方,馬英九的說法十分清楚,那就是台灣是我們居住的家園,“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家”。許多人認為馬蔡的兩岸論述近似,細心觀察其實是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及論述立基。

  總之,蔡英文縱使想要在兩岸關係上,嘗試走出新路,但太多的束縛讓她始終無法走出困境,無論她的說法如何包裝,都難掩她的溫和台獨路線,她以民進黨價值標準來衡量是否愛台灣,卻連基本的“中華民國”憲政主義精神的落實都不可得,她的種種作為,無非是希望博取選民支持及各方勢力放心,企圖營造一個理性務實的美名,但從長期的觀察蔡英文就不難發現,她的論述並未超脫出綠營的範圍,也並未走出李扁的影子,她的“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台灣”這一番論述,恐怕需要是更多的觀察及更具體的行動來證明,否則難保不會淪為言行不一的選舉語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