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論:二二八事件 仇恨鬥爭永無休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04 00:22:23  


日前馬英九強調“我們對於二二八應還原歷史、記取教訓、撫平傷痛,並避免重演,這是政府不變的目標,焦點不應該放在受難者人數上”。資料圖
  中評社台北3月4日電(評論員 劉性仁)每年到了二二八令人感傷的時刻,各項追思、抗議活動充斥在台灣社會上,這本是民主社會的常態,無奈卻有人總是厚此薄彼,將重點擺放在算舊帳及遂行政治鬥爭,多年來,台灣無論是經過民進黨時期或是國民黨時期,舉辦的活動依舊,仇恨及政治動員也仍舊留在社會當中,多年未變,這不禁使我們回頭省思,二二八的悲劇除了緬懷及記取教訓外,似乎缺乏了一些什麼,對於未來發展的元素,除了仇恨與算帳外,這個社會究竟有無自我療癒的能力?可否變成健康、民主、成熟社會的地步?

  日前馬英九強調“我們對於二二八應還原歷史、記取教訓、撫平傷痛,並避免重演,這是政府不變的目標,焦點不應該放在受難者人數上”。這番發自內心的談話,其實點出一個事實,那就是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先生投書媒體,認為高中教科書記載二二八事件死傷人數超過萬人,數字並不正確,二二八受難者人數究竟有多少?從不到一千人到超過十萬人都有人提過,究竟哪個正確?至今並無定論,這完全陷於數字各表的情況;根據“行政院”已提出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並據此確定受難者人數逾萬人;在新史證出現前,報告數據代表官方立場。逾萬人便是二二八受難者的確切人數。

  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日,二二八活動當天的標語及氣氛,不是記取教訓而是仇恨與不滿,二二八遊行呼籲“自救護台灣”,一些本土社團緊急製作標語要抗議郝柏村,受難者家屬昨表明遊行當天將舉海報聲討、抗議郝柏村冷血!“郝柏村冷血軍頭,二二八傷口灑鹽,可恥!”“郝冷血,馬假仙,一個耍無賴,一個裝無辜!”等海報標語,呈現在社會大眾面前,試問二二八的悲劇與馬英九及郝前院長何關?他們既不是當事人,也不是關係人,何以把責任歸於二人?說穿了,因為二人都是外省人,抗議者認為二二八就是外省人欺壓本省人,這樣的邏輯與思維,除了停留在黨國思維與族群概念外,並沒有替228事件達成還原真相的目的,一個不知多少的死傷人數,也將成為永遠的歷史羅生門;228的結局恐將是一個永遠各說各話、難以道歉賠償解決的悲劇,也將是台灣人民所共同承受之痛苦記憶。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