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9月22日電(評論員 劉性仁)近來“內閣”部分進行調整,其人事引發外界關注,令不少人跌破眼鏡大感意外,然而,其實如此的人事安排,並不令人感到意外,也不需要有政策轉向之過度聯想,馬英九想要在最後有限任期內,決定自己的命運,成就自己的歷史定位,是好是壞,待下台前一刻再下定論也不遲,我們應當給他一些時間,讓他盡情的發揮,卸任後再來臧否也不遲。
這次的人事佈局,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考量,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莫過於能夠貫徹馬英九的意志,並且在思想上及對問題的思維上,都能與之相契;更能精準地傳達馬英九的意志,正確適當地表達他的意見及當前政府的政策思維;當然,也看出目前對馬政府來說,很多能突破但未突破的地方,仍值得後續的努力,過去做的顯然不夠。
這次的人事案,有幾項特色:第一、馬團隊化:雖然人事圈太過狹隘並非好事,但任何領導人重用能夠貫徹自己意志的人是十分正常的事,對於馬意志能夠充分貫徹落實者,並扮演執行者的角色,這些人事自然出線。
第二、考量到族群及省籍:許多對台灣來說,具有關鍵性影響的職位,任用多數閩南籍人士來擔任仍是主流。
第三、無包袱化:不需要有利益的涉入,那麼學者自然是一個考量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