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論:馬習會宜穩不宜急 找出協商空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06 01:12:40  


   
  客觀來說,凡有助於兩岸和平發展的各種手段與方法,都必須樂觀其成,並力促其達成;然而我們也不得不顧及兩岸情況與顧忌。對台灣來說,馬政府始終民意低迷,做任何事都被批評的一文不值,身受在野黨的強力批判,倘若如大陸當局所能接受的條件,例如在香港舉行、談論政治議題、在稱謂及尊嚴上、以國共的民意,那麼馬政府勢將遭到前所未有的批判與挑戰,若馬政府屈就台灣在野的主張,對於大陸當局來說又會造成嚴重的質疑與批判,因此怎麼做都不對,任何一方都無法滿意。
 
  固然馬政府有既定的立場與步驟,有些堅持及原則必須堅守;同樣地大陸方面也有無法妥協的部分,雙方都無法勉強對方,故只能不斷地討論、協商;在有限時間的壓力下,與穩健但需長遠的時間來溝通;是看近還是看遠?顯然我們都必須充分思考,這是一個選擇的問題,雙方戰術不同,但期盼馬習會大戰略卻是相同的,也不能忽略美國及國際勢力是如何看待,種種條件的制約下,馬習會恐怕並不十分容易,若要硬湊,恐會欲速則不達、吃快弄破碗,當然這並不是表示馬習會要無限期的拖下去,畏東畏西什麼事都不做,只是雙方都必須坦誠地說明自己的底限及堅持,看能否在這樣的情況下,找出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馬習會在一中原則內容下進行,但一中的內涵不同,一中各表恐怕是台灣最後的底線,但這種底線大陸當然不能接受;大陸當局希望論及各種問題,台灣方面對於政治議題有實際難以處理的難度。台灣即將面對大選,想要透過兩岸的大開大合來達成選舉加分的結果,恐怕少有人敢冒如此的風險,這同樣也是為何民進黨難以調整其中國政策的主要原因,因為台灣選民基本上心態是保守及傳統的,太前衛的主張都難以引來民眾的青睞。
   
  總之,相信大家都樂意馬習會,這是大方向的期待,但落實到細節及微觀部分,處處是障礙、條條是問題。今日兩岸可貴的地方在於坦誠表明自己的立場,並且並不以非和平方式強迫他人接受自己的主張,我們要珍惜這樣的共識。兩岸問題的複雜及棘手並非一天所造成的,兩岸不斷地希望找尋出路,在找尋的過程中才發現點點是難題。這同樣與政治性問題談妥,具體落實在事務性問題也是處處是障礙,儘管如此,兩岸有志之士仍必須不斷地思索與嘗試,如此障礙才會一一浮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