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2月6日電(評論員 劉性仁)九合一選舉結束,中國國民黨在此次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慘敗,不僅是在台灣選舉史上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敗,許多支持者徬徨、憂慮及不知所措,但這都無濟於事,敗選就是敗選,就必須正視現實,誠實面對,勇於檢討,不需要為失敗找理由,但必須為成功找方法。
不可諱言,這次重大變化其所帶來的後續效應是多層面的,其影響是深遠的,自然需要一段時間觀察。台灣藍綠版塊及網路和公民團體族群的興起,改變了選舉的型態及方式,藍營選民亦產生量變和質變,更重要的是,兩岸因素及FTA等兩岸經貿議題顯然沒有喚起選民的危機意識;而台商對於台灣政治的影響性也值得重新思考,對於藍營來說,面對大環境及媒體輿論極為不利的情況,敗選是必然的,但敗的程度卻引發出許多新的問題。
以縣市長選舉結果來論,此次藍綠版塊呈現出藍只在新北市、新竹縣、苗栗縣、南投縣、台東縣、連江縣;綠則在基隆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宜蘭縣、新竹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屏東縣及澎湖縣;至於無黨包括墨綠的台北市及花蓮縣與金門縣;六都中藍營只剩下慘勝新北市,丟掉原有的台北市、台中市及桃園市,國民黨所受到的挫敗前所未有。這次地方公職人員與縣市長呈現一致投票,並沒有出現分裂投票的情況,其中各地不乏長期經營卻落馬的公職人員,使“綠的更綠,藍的變淺或轉綠”的情況;地方公職人員亦會受到大環境整體連帶的影響。
或許民進黨在勝選後士氣大振,但第一時間台北市新任市長柯文哲立刻副市長人選敲定為“前新北市環保局”局長也曾經是新黨議員鄧家基,這如果是柯文哲展現給民進黨看所謂的自主性,顯然柯文哲與民進黨間的關係及挑戰才開始。但無論如何,柯文哲擊敗連勝文一定有他的理由,國民黨必須深入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