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反課綱運動可以看出有組織有系統有信念進行長期抗戰的決心,背後當然有“台獨”思想支持及有心人士的力助,他們所滿意的課綱應該是有一套“台獨”“國家認同”的機制及史觀,某種程度來說具有霸權性、功能性、逆反性及反中性,它已成為牢不可破的“國家”意識與民族意識,永遠都無法改變。
如果針對反課綱參與者進行詳細的調查,不乏發現他們有許多共性,無論是民族、省籍、地域、歷史認知 成長背景、文化、政治傾向、反中、厭惡國民黨,他們都將是一邊一國的骨幹與生力軍,更是“台獨”運動的繼承者,筆者不禁要問,“台獨”在台灣究竟是否為多數?過半數?如果不是,為何少數者的聲音是如此的大,而壓過沉默的多數;難道反課綱真的完全沒有政治力的涉入與支持嗎?真的沒有權力欲及英雄主義作祟嗎?反課綱的哪些已經都不是重點,與服貿的邏輯一致最起碼必須將其打回原點,等待民進黨執政的到來。
總之,反課綱運動不會因為“教育部長”的下台而結束,因為真正的訴求在於“台獨”及去中,只要這個目的沒有達到,將會透過各種形式與藉口和導火線來促成街頭與攻佔官署,法律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成為政治迫害的替罪羔羊;可以預見台灣類似的抗爭事件仍會此起彼落,也不會因為政黨輪替而有多大的改變,因為民眾已經習慣這樣的抗爭模式,會吵的孩子有糖吃,除非能夠建立真正的正常“國家”,完全合於他們的心意及認知;但是又會有另一批人站出來,來來回回,台灣就在虛擲聲中虛耗空轉,而大陸當局及國際力量也必須正確嚴肅的看待,否則隨時有可能造成東亞局勢的改變及兩岸關係的大逆轉,也請抗爭者能夠想的更遠更透,體驗民主的真締,不是只有我才是對的,一個台灣的仇恨承載力及兩岸與國際承載力都是有限的,稍有不慎,擦槍走火一發不可收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