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中歐關係要穩定 歐洲對華須務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09 00:22:43  


 
  對於債務危機中的歐洲來說,中國表示願意增加購買歐洲債券和增加對歐投資,無疑是個利好消息,歐洲人之所以出現如此多“不和諧”聲音,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一是認為中國的出發點並不是完全為了幫助歐洲,中國援助歐洲對中國自己也有利。如奧地利《經濟日報》表示,中國購買更多的美國債券得不償失,將一部分投資轉向歐洲是更好的選擇;英國BBC表示歐元區危機已經影響到中國出口,中國救歐洲也是救自己;英國《每日電訊報》表示,美國當前對歐注意力分散,戰略中心向亞洲轉移,正是中國謀求擴大在歐影響力的大好時機。

  對中國釋放善意的第二個負面看法是認為中國援助歐洲附加條件,比如英國《金融時報》就把中國購買歐洲債券與獲得市場經濟地位和要求解除武器禁運聯繫在一起。

  姑且不去爭論歐洲人所說的中國的“私心”是否存在,我們起碼可以看出,歐洲人對國與國經濟交往的基本原理都甚理解。打開經濟學教科書,一個顯而易見道理就是國與國的經濟合作是“正和博弈”,雙方都是受益者,結果是互利共贏。難道中國與歐洲經濟合作有自己的利益訴求不應該嗎,難道一定要中國做國際舞台上的“活雷鋒”嗎,這樣是不是對中國要求太高了呢?近年來伴隨中國的快速發展,“責任論”大行其道。而當中國要有所作為,做一個負責人的發展中大國的時候,“威脅論”又隨之而來。這的確讓中國為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