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哥本哈根會議給後世的啟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22 00:23:12  


哥本哈根談判由各國政府主導,能源企業、社會大眾和青年等,卻被拒於門外。
  中評社香港12月22日電(記者 亦昀編譯報道)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尷尬收場,抨擊聲浪此起彼伏,甚至被批評為歷來最失敗的一次聯合國大型會議。可事到如今,互相指責也於事無補,人們應該開始反思如何從失敗中汲取教訓。曾被世界經濟論壇授予“未來的全球領導者”稱號的西蒙.扎德克撰文指出,哥本哈根會議給後世留下重要啟迪,那就是我們必須徹底改變陳舊的全球治理方式。

  西蒙.扎德克是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政府與商業中心的高級研究員,曾為多個董事會和顧問團服務,出版《合作管理的邏輯》和《明天的歷史》等著作。他日前發表文章,分析了哥本哈根會議的失敗原因,並進一步反思世界應該從這次失敗中獲得什麼啟示。

  經過馬拉松式的艱難談判,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最終達成一份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議》。這份僅僅被“記錄在案”的文件,被蘇丹代表斥為“自殺協議”。有評論認為,哥本哈根會議反映了領導力、同情心和遠見的破產。不過,扎德克卻認為,歷史對這次會議的評價,不該太過負面。

  史冊將會如何記載哥本哈根會議?扎德克指出,企圖通過一次零和談判,在193個國家之間尋求共識,注定徒勞無功。但是,這次會議卻是一次認真的嘗試--一次“用20世紀的方法解決21世紀的問題的最後一次認真嘗試”。

  哥本哈根會議為何會以失敗告終?扎德克指出三點原因:

  第一,談判完全由各國政府主導與掌控。而那些與環境問題息息相關的各利益方,包括能源企業、社會大眾、城市和青年人等等,卻被當作旁觀者,被拒於門外。

  第二,會議企圖達成一個讓所有國家滿意的共識。這種天真的想法,即使是在相對簡單國際貿易市場,這也是行不通的。

  第三,會議使用了舊式的談判技巧,但在一個瞬間萬變和需要創造力的世界里,它已經不適用了。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哥本哈根氣候峰會 全球動員反暖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