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日本不能把歷史錯誤當外交資源利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16 00:14:38  


 
  自“天安號”事件發生後,東北亞的局勢出現了非常微妙的異動。最突出的動向是,美韓、美日之間的同盟關係顯著加強,韓日之間也因為共同的“受害國”心態及相近的對朝政策,關係明顯走近。與此同時,韓國認為中國過於袒護朝鮮,韓中關係出現消極動向。韓國不顧中國堅決反對,執意與美國舉行黃海聯合軍演,就是一個突出表現。在此背景下,日本顯然有意通過“道歉外交”加強日韓關係,既鞏固了對付朝鮮的“統一戰線”,又強化了牽制中國的力量,一舉數得,何樂不為?

  這樣說,可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事實上,就連日韓媒體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韓國網絡媒體etoday 10日發表文章指出,菅直人的道歉希望將日韓關係發展成為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有應對中國崛起的戰略考慮。韓聯社的文章也稱,“天安號”事件發生後,韓日兩國正在進一步加強在安全領域的合作,菅直人的談話就透露出這種傾向。日本《讀賣新聞》也指出,日本此舉有意強化日韓關係,以牽制日益崛起的中國,並應對朝核問題、綁架問題等。而據美聯社的報道,菅直人本人當天也對記者表示,“亞洲正在快速發展,通過日韓合作,再加上美國,這三個國家可以讓這個地區獲得穩定,意義非凡。” 

  這樣看來,菅直人的這次道歉,實際上是把歷史問題當作現實資源來利用,亦即把原先的包袱改造成為改善日韓關係的“財富”。從工具的角度來說,這樣做或許可以達到某種目的,但從道德的角度上說,卻大成問題,因為這樣的道歉,其動機不純,真誠性也就很成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