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年邁的歐洲福利政策進入多病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31 00:24:45  


 
  長期以來,歐洲經濟社會政策的最突出特點就是高福利性。歐洲人也一直為其享受到的“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保障感到驕傲和自豪。但這樣的政策卻造成了歐洲經濟的低效率,歐洲人也養成了悠閑懶散的生活習慣。在歐洲生活過的外來人大都感嘆,那裡的生活真消閑,在很多小城鎮,上午十一點前人跡難尋,問個路都要等上一會兒。外人常有這樣的感覺,歐洲人最熱衷談論的話題就是休假,經常盤算著去哪兒曬日光浴,去哪兒衝浪,去哪兒爬山。

  結果,歐洲的貧富懸殊雖然不像美國那樣大,但明顯沒有美國經濟那樣的創新和活力。過去,歐洲靠著吃老本——利用其在教育和科技方面的優勢在國際市場上也能與美日三分天下,但近年來隨著新興經濟體的興起,歐洲僅存的優勢日漸式微。在新一輪的全球化競爭中,老歐洲明顯落下陣來。而沒有經濟實力作後盾,高福利的社會保障當然也就難以為繼。

  而歐洲人多年來形成的養尊處優的生活習性,卻難以停頓下來。民主政治的運作機制又使得公眾對政府的要求極高,“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政府既不能削減公眾的福利和待遇,又不能延長工作時間,更不能靠印鈔票掩蓋問題,而且歐元也沒有美元那樣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無法通過印鈔票向外轉移赤字。但政府也難為無米之炊,只好啟動福利改革,大規模的公眾抗議又接踵而至,結果形成了一個個死循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