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日韓在東北亞的大規模軍演咄咄逼人。 |
中評社北京12月31日電(評論員 蕭琴箏)東亞形勢風氣雲湧,成為2010年的焦點和熱點,朝鮮半島局勢尤其引人關注,顯示傳統安全依然是國際安全形勢主軸。從“天安號”事件到延坪島炮擊,到美日韓的聯手鼓噪和大規模軍演,無不滲透著半島局勢影響,穿插著朝鮮半島這一冷戰角落的對立思維和各方角力。污蔑與反污蔑、威懾與反威懾的鬥爭趨於白熱化,但最終演變為戰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有關各方都在玩弄邊緣政策,同時又注意把握分寸、張弛有度。
朝鮮為應對內外形勢,舉行第三次黨代會,金正日三子、年方20多歲的金正恩當選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和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委員,排名僅在金正日之後。在中東,令美國和西方撓頭的伊朗核問題依然僵持不下,美國聯合歐盟推動的對伊朗經貿、金融、運輸、能源、科技、軍事制裁繼續發展,但效果並不理想。據報道,西方仍千方百計通過加大制裁、暗殺伊朗核科學家等手段延緩伊朗的核計劃,但伊朗沒有屈服的跡象。
日本在延緩和牽制中國發展以及國家安全、領土領海完整方面態度立場頑固、強詞奪理、得寸進尺,2010年尤其突出並暴露出本來面目。日本在中國釣魚島海域抓扣中國漁民真正考驗中日關係,中國東海與南海的維權形勢更加嚴峻,中國面臨檢驗戰略魄力和決斷的選擇當口。隨後,日本悍然把中國釣魚島寫入教科書,嚴重損害中國領土領海完整和國家主權,嚴重威脅中國東部海域的戰略安全。日本還心虛地匆忙公布所謂當年美國“歸還沖繩”的談判文件,而事實是這些過程都是日美私相授受,壓根就是非法的,日本不具有對琉球群島的主權,僅是暫時非法托管而已。日本繼續謀求大規模進口和囤積中國稀土,卻借口稀土不足而停止對中國的科技部件供應,實際是囤積做戰略儲備之用,用於製造尖端武器等方面。中國必須從全局和長遠做出戰略決斷和思考,不能因戰略判斷失當而再做一些給對手輸血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