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利比亞陷政治僵局 坐天下很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05 00:01:05  


 
  當初面臨卡扎菲政府的武力清剿時,反對派惟有齊心協力才能避免滅亡的命運;如今利比亞“過渡委”已經穩居利比亞的執政寶座,9月16日的時候還獲得了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面對即將執掌國家大權的誘惑,各方出現紛爭也就很正常了。

  據媒體報道,利比亞高層現在的矛盾主要集中於“過渡委”的一二號人物,也就是賈利勒和賈布里勒之間。賈利勒是“全國過渡委員會”的主席,賈布里勒則是“過渡委”的執行主席。前者是社會賢達的代表,在卡扎菲當政期間做過律師、法官和司法部長,宗教立場相對保守。賈利勒曾稱,未來的利比亞政治架構應以伊斯蘭法為基礎。

  而賈布里勒是社會精英的代表,他曾在卡扎菲政府內長期負責經濟事務,並有西方留學的背景,力推“精英治國”。賈布里勒在“過渡委”中雖是“二把手”,但他在反對派的崛起過程中功勛卓著。他曾親自和法國總統薩科齊談判,促成法國第一個承認“全國過渡委員會”,並在空襲中不遺餘力地支援反對派。從目前透露出的信息來看,賈利勒與賈布里勒在治國理念、權力分配等方面存在著相當的分歧,這也是導致目前的政治僵局的主要原因。

  不過,雖然利比亞的政治重建出現了的暫時僵滯,外界不必對其政治前景感到過於悲觀。新政府的難產其實也反映出這樣一個現實:後卡扎菲時代的利比亞並沒有一個一言九鼎的超級政治強人,“過渡委“的一二號人物彼此能夠分庭抗禮。這固然有消極的一面,但也有積極意義。因為缺乏超級政治強人,固然可能導致政治決策緩慢,卻容許各方進行充分的利益博弈。而現代政治得以正常運作的基本前提,就是各方能夠自由地相互博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