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社評:美戰略調整 中美貿易博弈漸升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27 00:01:46  


 
  “再工業化”並非一個新概念,最早由美國社會學家阿爾泰•埃茲厄尼提出。詹姆斯•米勒在回顧美國產業演進和1973年產業衰退的基礎上,指出,“再工業化”作為一種積極的產業政策選擇,是通過市場機制來推動產業調整和升級的,以提升美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20世紀80年代,鑒於日美製造業的競爭格局逆轉,美國里根政府提出了恢復製造業地位的主張。羅伊•羅斯維爾和威特•傑格維爾德把“再工業化”定義為產業結構的轉型,主要是加速固定資產更新換代,提升產業附加價值。

  但從性質來看,當前美歐提出的“再工業化”戰略絕不是簡單的回歸,而是超出了“再工業化”的範疇,向新的產業革命邁進。2008年的金融危機幾乎摧毀了美國幾十年來的發展模式,以透支消費、信貸擴張和房地產市場繁榮為支點的美國經濟增長方式難以為繼。危機後的美國經濟何去何從?這是奧巴馬政府必須解答的難題。聯合國工發組織的統計數字顯示,近10年來,全球製造業總量中,美國份額不低於1/5,但美國製造業占GDP比重卻在逐年下降。美國需要改變過去那種“債務推動型”增長模式,建立新的“後危機時代經濟增長模式”,即出口推動型增長和製造業增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