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社評:全面對抗給中美兩國都帶來傷害
http://www.CRNTT.com   2020-06-03 00:00:59


  中評社香港6月3日電(評論員 胡志勇)中國是現行國際體系的利益攸關方,中、美兩國有著諸多共同利益,加強合作符合兩國利益;如果美方選擇全面對抗,只能給兩國都帶來傷害。

  中、美兩國關係急速惡化,主要原因在於美國將中國認定為戰略競爭對手,對華無理施壓,壓制和遏制中國的發展。

  例如: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本來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鼓勵中國企業到海外投資,有助於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相關國家的經濟發展。但美國一些人帶著“冷戰”的思維,片面地認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是挑戰美國的地位和影響的陰謀,大肆妖魔化“一帶一路”倡議,妄稱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控制其他國家的手段。

  又如:無端指責和打壓華為,特朗普政府不僅在美國國內封殺,而且也不允許其它國家在不敏感領域使用華為技術。
在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選戰中,兩黨總體候選人互相以中國為話題來進行政治攻訐將成為兩黨的主要策略之一;痛擊中國甚至可能成為特朗普攻擊拜登的中心手法。

  事實上,中、美兩國對立和競爭進一步加劇,直接破壞和削弱了兩國40年來的政治基礎,經過中、美兩國領導人艱苦努力而建立起來的組織互信隨之傾倒,中美關係將進入一個惡性循環的艱難困境。

  新冠疫情大流行更直接加深了中美之間的不信任,加劇了中美全面競爭,給中美關係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戰。疫情導致美國共和黨右翼反華立場更加堅定,借助疫情加速美國製造業回流;美國國內的反華情緒同共和黨右翼產生呼應與協調。

  特朗普政府對華戰略競爭延續、美國亟待轉移疫情惡化責任、選舉因素推進了中國議題優先性。而中國在疫源責任、地緣政治和經貿關係方面對美國的不滿加劇了中、美兩國關係的惡化。面對美國鷹派與“軍工複合體”推動對華“新冷戰”的圖謀,中國應適時調整對外政策,理性、冷靜地看待世界發展趨勢。客觀看待中美關係,不局惑於一時一事,保持清醒的戰略定力,瞄定自身戰略目標,抓住時機擴大合作面、以變應變,縮小競爭面,繼續擴大開放,加快國內經濟復甦和穩定,以抗衡美國採取的經濟制裁。努力減少雙邊經貿關係中的不穩定因素;同時應以更大的信心擴大深化中、美各層級的交流,擴大中美共同利益的基礎;通過自我改善和“相向而行”來探尋穩定和挽救中美關係的各種措施。同時中國也要做好最壞的準備,應對中美“完全脫鈎”。面對中、美兩國政治文化差異,中國應加強同美國治理模式的對話,積極應對中美關係結構性的變化,以推動治理模式改革。改變話語策略,推動國內有關中美關係討論的多元化,避免兩國滑向全面對抗。

  合作是中、美兩國最好的選擇,也是中、美兩國唯一正確的選擇。全面對抗對中美雙方而言就是災難,根本無助於改善雙邊關係。中、美兩國存在著可合作的空間與潛力。中國堅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原則,與美國共同建設一個協調、合作與相對穩定的雙邊關係。中國無意改變美國,更不想取代美國;美國也不可能一廂情願地改變中國。

  中、美兩國可以在競爭中共處,在合作中發展;在結構層面上尋求力量互補的共贏模式;在地緣政治上努力尋求中美合作點,減少對抗。積極利用WTO 、G20等多邊機制,務實推進中美關係向前發展;在意識形態上擴大交流,淡化對立情緒。在全球治理層次,積極向國際社會提供公共產品,爭取國際社會支持;積極加強與歐洲國家的合作,努力與美國、歐洲國家共同建立一個務實、互利的三角關係。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