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中印之間的邊界爭議和政治摩擦使兩國漸行漸遠,但中、印兩國經濟合作卻意外保持了穩定甚至增長的態勢。中、印兩國在摩擦中融合,在競爭中合作,保持了最低限度的經濟互動。2023—2024財年,中國成為印度最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總額達1184億美元,印度對華貿易逆差達850億美元。中、印兩國的貿易逆差是雙方處在不同經濟發展階段所造成的結構性問題,也證明了印度採取的與中國經濟“脫鉤”政策完敗,更讓外國企業進一步刷新了對印度營商環境與投資的認識,轉移產業鏈到印度的意願進一步降低。
中、印兩國在務實領域的合作是互利共贏的,印度強行對華“脫鉤”加劇了中印關係緊張。抵制中國製造,與中國“脫鉤”更孤立了印度自己,加速印度的衰退,中印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
第三、盲目自信與逢中必反心態並存。
一個健康、穩定的中印關係符合兩國共同利益,也有利於本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中印是夥伴不是對手,應該相互成就而不是相互消耗。
中、印同屬發展中國家,也是搬不走的鄰居。中印互為發展機遇、互不構成威脅。印度必須調整修正好對華心態,克服盲目自信和“逢中必反”的心態,理性客觀看待中國的發展,相向而行,才能使中印關係走向正軌。
第四、中印合作的空間和潛力仍存。
儘管中、印兩國政治發展停滯不前,但中、印兩國在諸多領域合作的空間依然存在,尤其在全球氣候變化等領域可以加強合作。
儘管此次大選印度人民黨沒有獲得大勝,莫迪話語權有所下降,也給中印關係帶來新的變數,但莫迪很可能將繼續推行對華強硬政策。印度新政府能否採取務實、理性的態度,妥善管控分歧,推動中印關係回歸正軌,就看印度是否能同中國相向而行。但指望中印關係迅速回調既不現實,也不理性。對中印關係未來走向,我們要有長期心理準備,中印友好需要雙方共同的需求,不能一廂情願。既不盲目樂觀,也不能將印度完全推到對立陣營。但要高度警惕和防範印度在台海、南海等議題上的聯動,破壞中國與有關當事方解決爭議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