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發展文化產業:“軟實力”要變成“硬經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15 01:28:33  


湖湘文化在近幾年的發展中奪得了中國文化發展的20多個“第一”。文化產業的經濟潛力和對其他產業的拉動作用不能小看。
  中評社北京3月15日電/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產業政策。新華網報道,兩會期間,文化產業如何發展、如何應對國際競爭引起了代表委員的關注。 

  開啟國際之窗

  湖湘文化在近幾年的發展中奪得了中國文化發展的20多個“第一”。全國人大代表張春賢說,在文化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新形勢下,無論文化產業發展目標、市場運作,還是產業格局、人才培養,都要放到參與國際競爭的大背景下謀劃。

  張春賢介紹,文化產業的經濟潛力和對其他產業的拉動作用不能小看。美國媒體娛樂業年出口值達900億美元,與軍事工業共同主導當地經濟。而一些發達國家利用其國際分工的優勢,集中全球絕大部分傳媒手段,壟斷文化內容的傳播,輸出文化資本,整合全球文化資源,形成了從“軟文化”到“硬經濟”的全面優勢。

  目前湖南省第三產業比重超過第二產業,處於從工業經濟向服務型經濟轉變的階段,文化市場正在形成,已具備文化產業發展的客觀條件和優勢。“只要抓住機遇,就可能實現跨越式發展。”張春賢這樣評價。

  湖南省相繼構建了廣電、出版、報業、娛樂四大優勢文化產業。其中,湖南衛視在全國地方電視頻道收視率中名列第一;湖南人民廣播電臺交通頻道在全國交通頻道中名列核心目標聽眾覆蓋率第一,經營創收第三位;湖南出版集團從2001年開始,連續4年入圍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全國最大企業集團500強,在全國文化產業企業50強中排名第四位。

  張春賢說,中外文化產業的競爭力還存在較大差距。已進入國內市場的德國貝塔斯曼,年銷售收入就相當於湖南出版集團的33倍。因此發展文化產業,要與國際優勢資本站到同一個平臺上競爭。要用國際視野、國際標準來謀劃和推進文化產業發展,從市場運作、產業佈局、人才培養等多個方面參照國際標準,在高起點上審視、打造、推動文化產業發展。

  “當然,以國際視野謀劃文化產業發展,我們也不能丟了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和湖湘文化特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