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華澳報:美國需結束模糊策略 明確一中立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30 10:12:13  


  中評社香港8月30日電/別看陳水扁就像煮熟了的鴨子,只剩下一把硬咀,連日來連連向美國“嗆聲”,甚至在出訪回程經過美國阿拉斯加,飛機停靠安哥拉治機場與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會面時,還當面“反嗆”美國副國務卿內格羅蓬特關於“入聯公投視同搞台獨”的談話,好像是理直氣壯、義無反顧的樣子;其實陳水扁的內心是虛怯得很,擔心萬一美國對執行《台灣關係法》的價值定位來個逆向思考,將“改變現狀”的防範對象調改為台灣當局,倘若發生戰爭事實,就不但他的“台獨教主”地位不保,連他冀求御任後繼續獲得身家性命保護的希望也將成為泡影。 

  實際上,陳水扁目前的心理狀況正處於分裂狀態。一方面,他為了從“台獨”基本教義派大老、李登輝以至游錫?的手中搶奪“台獨教主”的地位,瘋狂推動“入聯公投”等討好深綠階層的活動。為了表示“立場堅決”,他不惜頂撞美國。當然,他也是看破了本身也正“跛腳”的布什不打算在實質上對民進黨當局採取甚麼行動,等於是有所容忍放縱其“切香腸戰術”的真正心態,才敢於在自己的任期即將完結時,大動作地切下最後一大塊“香腸”。另一方面,陳水扁在將“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作“籌碼”進行豪賭,“梭哈”過後,他也發覺衝過了頭,惹怒本來一直偏袒台灣的美國人,從而將“改變現狀”的防範對象轉為指向了台灣,因而擔心可能會失去美國的“保護傘”,於是就在外訪期間,自我壯膽式地宣稱美國將會盡力協防台灣。而在返程經過阿拉斯加時,又向薄瑞光聲稱“入聯公投”不是改變現狀,並不涉及改變“國號”,表面上看是“反嗆”美國,實質上卻是色厲內荏地作出解釋,以爭取美國的理解和諒解。 

  其實,事態發展至此,已是十分嚴峻。包括軍方將領在內的美國相關官員,都已強調,倘若爭端是由台灣挑起,美國不負責協防台灣。這折射了美國已在檢討自己在台海政策上,一味容忍遷就陳水扁所造成的惡果。與此同時,內格羅蓬特主動接受香港鳳凰衛視駐美記者採訪,公開了其對“入聯公投”視同是搞“台獨”的判斷定位,並以“台灣方面挑釁”等罕見語彙批評台灣當局,凸顯了白宮已經調改其“模糊策略”,轉為態度清晰地對待“一中”政策。更重要的是,美國已經悄悄地調改了其在執行《台灣關係法》中的定向,由過往的將“改變現狀”的定義是“大陸武力犯台”,調改為台灣“主動挑釁”,並宣稱《台灣關係法》並無規定倘因由台灣挑釁而導致台海戰爭,美國也須武力協防台灣。這等於是抽掉了陳水扁有恃無恐地推動“入聯公投”的“保護傘”。因此,其實陳水扁的內心,是極為虛怯恐慌的。 

  然而,陳水扁已經“洗濕了頭”。由於話說得過滿,已經無法回頭。否則,他所努力建築的“並非跛腳”形象,就一下子坍塌頹倒,分崩離析。因此,他必以“捍衛民主”等虛幻口號,及已突破“連署門檻”的實務操作理由,來作為他硬著頭皮也要實施“入聯公投”的藉口。而且,他也是要藉此對美國的態度實施“火力偵察”:究竟美國對台灣當局的“切香腸”作為,是真反對還是口頭譴責、實質容忍縱容? 

  在這方面,陳水扁是“經驗”豐富的。二零零四年“總統”選舉過程中,陳水扁要搞“公投綁大選”,美國也曾口頭公開表示反對。陳水扁當時即在民進黨內部聲稱,即使美國反對,也要堅持到底,寧可待到公投過後再修補關係也未遲,因為相信美國的天秤還是傾向於台灣的。後來事態的發展,證明了陳水扁是下對了賭注。這就更使他心中有了底,壯了膽子。現在,他又重施故伎,即使美方如何反對,他都認為只是“做個樣子”向北京交代而已,故即使搞垮了台美關係,待到事情過後,稍作修補就可恢復原狀。 

  何況,今回的情勢又面臨新的變化趨勢,布什和陳水扁本人,都是即將卸任。一方面,他更不將布什放在眼內;另一方面,他也無須為自己的瞎攪負責善後,由其接任人來收拾殘局就是了。由此可見,陳水扁是一個損人利己,私心極重的政客。 

  就此而言,歷史向北京提供了一個敦促美國端正其“一中”政策立場的機會,以陳水扁利用美方模糊及縱容態度不斷地“切香腸”,“切”到觸及美方的“後線”為例,提醒美方:模糊策略不但無助台海和平,相反還成了台灣當局挑戰美方底線、破壞台海和平的強心劑。因此,有必要清晰明確“一中”政策。而在目前階段,則是明確反對台灣當局的“入聯公投”等破壞台海現狀行為,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言,反對“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這才可使自己免惹煩惱,避現“跛腳”窘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