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天王攻訐辛辣尖酸,形象被扁剁成白斬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21 09:07:27  


  中評社香港4月21日電/台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說,民進黨四大天王的初選之爭,言辭之辛辣,態度之尖酸,超乎想像。最讓人瞠目結舌的是,曾任“閣揆”的蘇謝游三人談起各自的“政績”,率皆爭功諉過、損人誇己,彼此切割得清清楚楚。他們似乎忘了,是他們共同交出了這張破碎成績單,也是民進黨留給台灣的共同傷痛。

  在這些天王眼中,所有的政績與建設,無不以個人為中心來設想得失;其中,既沒有政策的連貫性,也沒有執政黨的志業,當然更沒有人民的福祉。因此,當蘇謝游在那裡辯得面紅耳赤,誇稱自己做了什麼,而對手錯失了什麼,他們不惜把民進黨七年的執政像白斬雞一樣大卸八塊,剁得體無完膚;好吃的留給自己,難吃的丟給對手。然而,從人民的角度看,這些被切割得支離破碎的施政,不正是民進黨對台灣的摧殘?

  社論說,所幸三位“閣揆”同台鬥嘴鼓,才讓人們有機會認清民進黨一直強調的“台灣不是一個正常的國家”,究竟是怎麼回事。且不談游謝蘇彼此的攻訐與輕蔑,但三人五年來次第領導台灣最高行政團隊,每個人只忙著編撰自己的功勞簿,忙著添置自己角逐大位的籌碼,誰在乎執政黨應如何回饋台灣選民?

  手握執政大權的人,一方面用公家資源來累積個人的政治資本,一方面用假託的“未來國家”來壓抑人民切身的愁苦和期待;如此粗糙且傲慢的操弄,卻能一再得逞,反覆將選民玩弄於股掌之間。這樣的台灣,只能說真是一個“很不正常的國家”吧!

  以樂生療養院的去留為例,蘇貞昌在縣長任內以“拆”向地方展示了“開發魄力”,幾年後卻以院長身分要改以“留”向全台表現保護古蹟的“人文關懷”。如此投機及工於計算,又只想兩面討好,人們真的相信蘇貞昌的人文關懷嗎?拍板定案似乎只是“閣揆”舉手之勞,但試問:因政策游移所造成的長期行政空耗和社會代價,要由誰承擔?

  社論指出,蘇花高興建與否的輾轉反覆,是更典型的投機政策。七年來,民進黨歷任“閣揆”無不把興建蘇花高當成一張牌來打,每遇選舉,便是“建設牌”高掛來迎合地方;選舉過後,就用“環保牌”來擋悠悠眾口。從陳水扁到“閣揆”、到“交通部長,”不知說過多少遍“要建”、“一定會建”,卻沒有人真心要將蘇花高完成,也沒有人意圖將此事作一徹底了結。

  最近為了圍剿蘇貞昌,突然之間,游錫堃和謝長廷都變成了“反興建派”;謝長廷還宣稱,他任內提過“東部領航計劃”,作為花東開發的替代方案。事實上,蘇貞昌說出了真相;“東部領航計劃”只聽謝長廷說過一次,此後就再也沒有下文。這不正是民進黨一向的風格:宣傳技巧遠超過執行能力,願景的論述遠高於對現實的調整因應。

  社論表示,從四大天王的爭功諉過,我們看到了不連續的政策,看到了一群沒有執政倫理、不知概括承受的掌權者;施政原應是一隻完整的“活雞”,如今卻支離破碎被剁成一碟白斬雞。台灣的民主近年已漸被掏空,這是一般民眾都感受得到的危機;只是沒想到,執政者色厲內荏的虛矯包裝被他們自己人在內訌中撕破之後,裡面露出的政策填塞物竟是如此破爛酸臭,這才是最教人驚愕的事。

  為什麼四大天王“執政共同體”的意識如此薄弱?這是個耐人尋味的問題。是激烈的競爭迫使他們如此?或者對權位的飢渴讓人現形?還是理念的匱乏終使大家形同陌路?或者以上皆是?這裡,當然更不能忽略了陳水扁因素。經過陳水扁七年翻雲覆雨的統治,所謂的四大天王,亦不過形同他手中的棋子,用來借力使力、維持恐怖平衡罷了。陳水扁的一手遮天,已使民進黨追求正義和進步的核心價值蕩然無存,在他陰影下的呂游蘇謝,還有多少自主理念可堪示人?

  當四大天王在辯論台上彼此攻訐之際,台下的陳水扁,對這場“一桃殺四士”的擂台,不免露出滿意的笑容:八年亂政,天王們的人格形象也被他剁成了一碟白斬雞!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