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馬立誠:中日必有一戰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15 19:15:45  


  中評社北京4月15日電/近一個月來,朝鮮每天對韓美發出“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戰爭恐嚇,似乎一場大戰一觸即發,吸引了全球目光,轉移了人們關注中日衝突的視線。然而,中日衝突只是暫時被火爆的半島戰爭喧囂遮蔽,問題並未解決。正由於此,4月3日,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在東京接受鳳凰衛視採訪時說:“希望中日兩國領導人儘快見面會談,以避免發生不測事件。”另一位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在2月26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也說:“嚴防中日外交失敗導致戰爭。”

  經濟觀察報刊登馬立誠的評論文章稱,實際上,自2012年8月釣魚島風波激化以來,中日兩國可能擦槍走火的預言不絕於耳,戰爭風險一波又一波持續發酵,使兩國關係跌到二戰結束之後近70年來空前嚴峻的境地。

  誰最早拋出中日戰爭話題

  2012年8月27日,《環球時報》發表社評《解放軍海上演習是對日本的回答》。文章說:“如果中日發生新戰爭,它一定是中國人在心理上洗刷一個多世紀恥辱的戰爭。無論其他什麼樣的戰爭,都不如中日戰爭更適合扮演這樣的角色了!”一時間劍拔弩張,連遠在德國的華裔老作家關愚謙也在香港《信報》發表文章說:“再這樣鬧下去,一場爭奪釣魚島的戰爭似乎在所難免。”9月中旬,中國各地保釣遊行中,不少人打出“向日本宣戰”的大幅標語。

  關愚謙那篇文章題目是《中日兩敗俱傷,美國漁翁得利》。這個話題稍後討論,先說一件有意思的事:是美國人最早提出中日戰爭的話題。

  2012年4月,石原慎太郎挑起購島風波不久,美國《時代》周刊5月24日發表了柯克.斯比徹的文章《中日島嶼爭端的時鐘嘀嗒作響》。文章說,對日本而言,只有一年或兩年時間解決小島主權爭端,否則可能爆發與中國的戰爭。

  斯比徹還說,最近,中國官員開始把釣魚島稱為國家“核心利益”,這在外交上相當于露出牙齒低聲怒吼。現在的局面是,中國認為日本緊抱其殖民擴張遺產不放,日本則認為傲慢自大和反覆無常的中國再次對較小鄰國頤指氣使。中國 海空力量更頻繁地越過界線到日本西南部海島領土,而日本也開始加強防範並打造更多機動靈活的海空力量。

  另有兩位美國軍官比斯比徹更早預言中日必有一戰。一位是老布什政府國防部高官傑特.巴比,另一位是里根政府的國防部官員愛德華,兩人都是國際安全保障和中國軍事問題專家。他們于2006年6月初在美國合作出版《對決》一書,以小說形式預言中日將在2009年發生大戰。書中說:“2009年,中國將通過釣魚島所有權問題、靖國神社以及石油資源等問題對日本提出強硬要求,遭到日本強烈抵制。最後導致中國發射導彈襲擊靖國神社,中日大戰再度爆發。”

  《對決》一書描寫道,2009年,中國貧富分化加劇,失業率激增。為躲過國內危機,中國煽動國內的民族主義,把人們的不滿引向日本以緩解國內矛盾。中國政府表示,“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等於是向中國宣戰。”中國各地都舉行了反日遊行示威,人數達到2000萬,並把日本技術人員當作間諜進行審判。中國政府為此要求日本天皇謝罪,逼迫日本放棄釣魚島所有權。一時間,雙方僵持不下。為了增加壓力,中國判處幾名日本間諜死刑,並對日本展開網絡攻擊,導致東京證券交易所和日本航空系統電腦癱瘓。此外,中國還發射幾枚導彈越過日本列島上空,落在日本東側的大海中。中國還威脅要轟炸釣魚島。接著,中國發射巡航導彈,擊中靖國神社。同時,中國派出海軍正式進攻釣魚島,日本自衛隊被迫應戰,兩國大海戰拉開序幕。日本向美國緊急求援,美國總統卻表示,不想和中國進行戰爭。日本首相向聯合國發出請求,希望聯合國主持公道。最後,日本由於損失慘重而投降。

  為何美國人一再預言中日大戰並具體描述了戰爭進程?關愚謙的文章給出一個解釋:中國和日本是兩個世界經濟政治大國,都是威脅美國的力量。美國如不擺平這兩個強國,將來必是最可怕的對手。近幾年,中日韓已經開始聯手發展經濟,有可能成為世界最強經濟體,美國可能靠邊站,這是美國決不願看到的,所以老二中國和老三日本打起來對美國有利。

  關愚謙說,相比而言,中國用經濟手段對付衝突可能更有利。這樣做,中國經濟會受損失,但比發動戰爭強百倍,國家可用補貼的辦法來解救。10多年前,德國失業率接近10%,國家捉襟見肘,政府完全承擔下來,最後找到解救之路,困難不是照樣克服了?如果中國官員少花公家的錢,省下來的錢完全夠用來補貼因中日經濟戰造成的損失。不過,關愚謙說,他不願看到走到這一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