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承認中國在南海造島為救災 美菲可保全顔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20 10:17:03


這是完成陸域吹填工程後的永暑礁衛星圖片
  中評社香港7月20日電/無論受到多少國際批評,也無論在東南亞遭到任何有組織的反對,中國可能將繼續擴大在南海地區的現實存在。美國、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區利益攸關方必須采取全新的開創性方法應對地區和平與穩定。

  日本《外交學者》7月18日載文《南海爭端的人道主義救援和災難救助解決方案》,文章說,一個新的途徑是,承認中國在南海的陸域吹填行動,前提是地區所有利益攸關方可以共同將新陸地用於人道主義救援和災難援助。這并不是要解決領土爭端,而是要化解對中國行為的越發不信任。

  亞太地區很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緊急災難數據庫的數據顯示,過去10年,亞太國家平均每年遭受100場自然災害的襲擊,并造成至少2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因此,我們建議,將存在主權爭議的領土用作地區人道主義救援和救災行動中心。這可以減少緊張局勢,降低衝突升級的可能性,為多國合作創造機遇。

  首先,各利益攸關方應同意接受南海的陸域吹填行動,條件是聯合將新陸地用作多邊人道主義救援和救災。第二,歡迎各利益攸關方修建設施,加強地區和平與穩定,包括飛機跑道和科研基地。第三,在爭議領土建有設施的利益攸關方,要舉行地區人道主義救援和救災演習,并進行武裝力量的友好交流。第四,獲准進入人道主義救援和減災基地不應與主權訴求掛鈎。 

  在亞太地區不斷發生變化的情況下,避免衝突的關鍵在於,利用崛起中的大國所提出的要求,并引導其成為有利於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倡議。讓中國承擔領導角色,在爭議區域建設聯合人道主義救援和減災中心,將為南海緊張的安全氣氛提供一個保全顔面的出口。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