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國對和中國在敏感領域合作存在顧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22 14:25:50


  中評社香港7月22日電/清華紫光收購美光的傳聞,被一些媒體懷疑是雙方炒作自身股價的需要。時值紫光股份跟隨A股大多數上市公司遭遇股價暴跌之時,而美光在過去半年多股價亦被“腰斬”。併購消息使得兩公司股價均有顯著漲幅,而當20日傳出紫光併購希望不大的消息後,美光股價受到重挫,至當天收盤時跌了6.1%。

  據路透社21日報道,併購事件並非謠傳。消息人士稱,清華紫光與美光確實就併購進行了溝通,但截至上周末還未提出正式要約。

  據美國《晶報》介紹,儘管美光如今是在13國擁有辦事處、員工逾3萬、市值高達220億美元的業內巨頭,但該公司業務範疇單一,自2014年11月創下每股35.95美元的10年新高後,至今股價已下跌49%,即便清華紫光的併購因故不成,美光也會成為他人的併購目標。

  據報道,美光是一家“從種土豆起家”並成功轉型的傳奇公司,1984年6月以芯片公司定位上市後,在以殘酷出名的半導體業異軍突起,成為行業壟斷性巨頭。但隨著日本、韓國廉價產品的衝擊,包括英特爾(首家DRAM芯片製造商)在內的美國製造商紛紛出局,芯片產業就像汽車、電視機等產業一樣面臨來自東方同行的激烈競爭。最終極具諷刺意味的事發生了:美光向三星轉讓了部分專利,一手扶植起這家幾年後對自己構成致命衝擊的對手。

  《晶報》稱,人們記憶猶新的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亞洲大企業低價傾銷和併購,使大批美國製造商邊緣化,許多白領和藍領員工因此丟了飯碗,如今美國僅存的高科技企業也面臨兩難處境,即如何既進入中國龐大市場又不至於喪失自身知識產權。報道稱,中國政府急於振興國內高科技產業,英特爾和高通都和中國官方支持的實體簽署了投資協議,一系列併購或許只是開始。

  何偉文說,美光的回應不一定是紫光收購計劃的終結,將來雙方也有可能在做出一些調整後達成協議。“安全審查應該是此次紫光集團受挫的主要原因,技術、資金的阻礙相比之下小很多”。何偉文表示,中美不是盟友,在很多敏感領域美國對和中國合作存在顧忌,“但這並不妨礙中美在新型大國關係框架下尋求共同點”。

  (來源:環球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