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日經濟圍堵 中歐抱團突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30 13:08:33  


  與其將挑起“貨幣戰爭”的臟水潑向日本,倒不如說這是美國精心策劃的一場經濟陰謀戰。美國經濟危機只度過一半,即將個人和企業債務轉移到政府和美聯儲資產負債表上,而另一半是美國政府和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必須縮減債務,成功的前提就是美元必須繼續作為全球結算和儲備貨幣。

  有經濟學家認為,美國正很好地利用它在全球的兩大“鷹犬”——英國和日本:處於歐盟中的英國在打擊歐元的戰役中頗為積極;位於亞太的日本正通過釣魚島事件為美國的經濟戰開路。通過打擊歐元和挑起東亞爭端,導致資本為了避險源源流入美國,增加了美國的資本,降低了負債率,同時拉動了經濟增長。與此同時,挑戰美元地位的歐元、人民幣、日元都受到了打擊,可謂一舉多得。

  此前,歐元集團主席容克已經開始抱怨歐元匯率“危險的高”。挪威和瑞典官員也分別表達了對匯率的擔憂情緒,暗示歐洲決策者已經開始考慮匯率上漲對經濟帶來的額外成本。

  除了歐洲國家受到影響,新興經濟體也遭遇到輸入型通脹的威脅。

  “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及中國過去10年來增長逾4倍,但近幾年受到全球經濟放緩的大趨勢影響,匯率又遭遇貶值和升值威脅,金磚成色略顯黯淡。尤其是印度,去年以來,GDP增長大幅下滑,國內通脹嚴重,同時面臨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的困擾。部分比較悲觀的經濟學家甚至將印度看作“新興經濟體中第一個會崩潰的國家”。

  面對量化寬鬆導致的全球能源與大宗商品價格可能出現的新一輪反彈,中國經濟面臨的輸入性通脹壓力上升。倫敦前副市長約翰•羅斯義認為,與歐洲一樣,中國對日本的寬鬆貨幣政策束手無策。惟一能施壓日本的國家就是美國,但美國目前正打算與日本合力圍堵中國,維護其在亞太地區的軍事、政治以及經濟霸權地位。雖然日元貶值有利於日本產品出口美國,看似對美國製造業不利,然而,美國政府為了推進跨太平洋貿易合作(TPP),也在適度接受日本的條件。歸根結底,這次貨幣戰爭的本質其實是美國政府利用日本的政治和軍事力量在向中國施加經濟壓力。不過,中國並沒有被逼入死胡同。為了遏制日元的瘋狂貶值,中國必須限制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值過快,以免陷入雙重被動局面。此外,這次日美發起匯率戰主要針對的是歐洲和中國,這為中歐建立合作關係創造了空前機遇。(時間:1月30日 來源:國際金融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