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技術革新重構美國勞動力市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15 10:52:43


 
  威斯特認為,自動化衝擊就業市場,是毋庸置疑的。剛剛工作或者還未就業的年輕人受到的衝擊最大,他們的工作經歷往往將與機器人、機器識別、人工智能相關。另一個衝擊是在公共政策領域。新技術使得生產率在短期內得到極大提高,社會也不需要那麼多的工人,人們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教育、志願工作與交流發展方面,從而形成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對衡量工作的標準,也會有新的界定。比如以前對工作的衡量,往往注重物質貢獻,創造了多少價值。今後會注重虛擬與數字貢獻,比如開發新的應用,創造新的商業模式等。簡而言之,應以更寬的視野來定義數字經濟。

  總體來說,經濟學家們對自動化發展導致美國勞動力市場重構這一點是普遍認同的。比如,以工薪為主要財政依靠的中產階層,因工作崗位受衝擊較大,這一人群顯現出減少的趨勢;勞動技能較弱的人越來越難找到工作,貧困人口會增加,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服務業中的旅館、餐飲甚至金融服務等領域,許多職位也將被機器人所取代,這對服務業在國內生產總值所占比例超過七成的美國來說,影響可想而知;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領域的就業比例增加,這些領域的人才甚至可能會出現短缺。據美國教育部統計,從2010至2020年,上述四個領域的就業機會將會增加14%,但在美國高中生中,只有16%的人對上述領域感興趣。

  從未來看,終身學習將成為一個必然。一方面,通過學習來適應技術創新所帶來的社會變革,跟上時代節拍。另一方面,通過學習來開發新的技能,比如創作藝術、音樂和戲劇,豐富社會文化,促進自身對社會的貢獻。

  而要適應終身學習的需求,需要改革現有教育體系。按照經濟學家安德魯·麥克斐的說法,現在的教育應該著眼於培養能夠協調談判、提供溫馨關愛、調動集體力量、設計超前體驗、了解人類需求、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人才。

  威斯特對記者說,未來的許多項目將基於合作與團隊工作,而不是競爭。許多職位都離不開團隊合作,所以人們必須具備這樣的技能,而且人們應該懂得批判性思維,能與別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如果教育體系能為學生提供這樣的技能,將會有助於他們適應前景廣闊的電子創新時代。

  (來源:人民日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