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國秘密竊聽普京20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20 11:04:45


 
  竊聽普京有多難?“馬其頓在線”網站稱,美國中情局和國家安全局基本無法監聽普京。去年,俄羅斯開始在克里米亞的行動,而美國情報機構卻發現,他們最為集中監聽的頻率——普京及其軍事機構的數據卻是空白一片。

  彭博社稱,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羅格斯曾坦率地承認,美國情報機構無法“侵入普京大腦”,部分原因在於普京朋友圈一直在收縮,內部圈子很小。“馬其頓在線”稱,普京的通訊習慣使他很難被外國間諜竊聽。與德國總理默克爾不同,普京不愛發短信、不用手機、沒有社交網頁、每天從俄羅斯情報機構處獲取新聞。

  俄羅斯安全服務研究專家安德雷·索爾達托夫說,克里姆林宮花大量精力和資源,保護普京與外界的通話安全。2009年,美英情報機構曾試圖在倫敦舉行的G20峰會上監聽時任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斯諾登向英國《衛報》提供的文件顯示,美英竊聽了電話,但無法對其進行解密。索爾達托夫說:“俄特工機構或許不是最偉大的,但保護少數幾個人的數據,他們能應付得過來。”

  “焦點新聞外的俄羅斯”網站稱,事實上,冷戰結束後,俄美相互間的“間諜遊戲”從未停止。幾十年來,美俄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互相揭發對方的間諜行為。今年年初,美國宣布在紐約破獲俄羅斯間諜網;兩年前,俄羅斯宣布抓獲一名企圖策反俄情報人員的美中央情報局特工……這已成為兩國關係中的“常見行為”。一些資深特工和外交官道出了其中的原因:美俄在持續多年的爭霸中形成規模超大的情報隊伍,習慣於在相互比拼和恫嚇中找存在感。在那些對“政治遊戲”抱懷疑態度的兩國安全高官眼中,沒有任何改革和變遷能改變美俄敵對的“基本性質”。

  (來源:環球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