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會議員柯創盛(中評社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7月24日電(記者 沈而忱)在香港有了穩定的政治和社會環境之後,解決房屋問題顯得尤為急迫。立法會議員、香港房屋委員會委員柯創盛日前接受中評社訪問時指出,香港房屋問題的根源在於供求不平衡。他建議增加土地供應、縮短規劃及建築的法律和行政程序、提前進行基建等,多管齊下破解房屋困局。
疫情持續逾一年,香港樓價卻堅韌無比,今年初至今已升約6%。對此,柯創盛認為,香港的私樓部分基本是市場主導,而市場主要是看“供求”。本地新建住宅落成量一直是低於實際需求,平均而言,過去十年的每年一手住宅物業吸納量約為1.5萬個單位,但政府的《長遠房屋策略》卻將私人住宅供應用地,訂於每年1.3萬個單位,從中已能窺見已可預期供求之間出現差距;加上多年來的供求失衡累積的一大批“剛性需求”,以及利率偏低、就業環境趨向穩定、移民潮退群等利好樓市的外在因素,造成“供求緊張、樓價只升不降”的預期。若這個預期不變,未來數年的樓價亦會持續上升。要解決“上車”難的問題,只能從“供求”方面著手,增加供應。
柯創盛表示,房屋問題的根本離不開土地。樓宇供應短缺的主要制約在於短乏可供發展住宅的用地,其次是將用地轉變為住宅的程序過於冗長。要解決問題,需要從增加土地供應著手,同時,需要縮短規劃、地政及建築三個環節的法律和行政程序。
“找到土地後,必須‘基建先行’。政府需要適時提供基建,甚至要提早提供基建,才能增加土地對住宅或經濟活動的‘承載力’。”柯創盛舉例道,若我們能從現有16000公頃的“綠化地帶”中,找出1%用地,就有160公頃,但有了地而沒有基建配合,勉強發展也只能用當中的一半,即80公頃建屋,而受制於基建不足地積比住住只有1倍左右,化作500呎的單位就是1.7萬個單位左右。而相同面積的土地,若有基建配合,則可以以6.5倍的地積比發展高密度的屋苑,同以500呎一個單位計,可以提供10萬個以上的單位。
有觀點認為,填海造地不如盡早開發新界北部、西部,柯創盛指出,本港缺地的程度已不容許“二選一”或討論“孰先孰後”,而應該多管齊下去增加用地。填海可以得到大片及平坦的用地以作規劃,這是開發新界北部、西部難以達到的。另外,考慮到收地、安置和搬遷等環節,填海與開發新界北部、西部在時間成本和財力成本上相差無幾。“不論是填海或開發新界北部、西部對緩解香港住房問題都有是舉足輕重、缺一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