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教育部:隨遷子女入學要以居住證為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13 10:29:01


  中評社北京7月13日電/7月12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介紹《關於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在回應“改革隨遷子女就學機制”的相關問題時,劉利民表示,要建立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切實簡化、優化隨遷子女入學的流程、證明的要求;公辦、民辦學校都不得向隨遷子女收取有別於本地戶籍學生的任何費用。

  劉利民首先介紹,隨遷子女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階段性現象,特別是隨著城鎮化深入發展,這個群體還會長期存在。所以對隨遷子女要堅持積極進取、實事求是、穩步推進的原則,建立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

  劉利民說,將來對於隨遷子女是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來解決入學問題,切實簡化、優化隨遷子女入學的流程、證明的要求,提供便民服務,依法保障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公辦和民辦學校,要求都不得向隨遷子女收取有別於本地戶籍學生的任何費用。

  此外,要充分保障隨遷子女接受教育的權利,只要符合當地要求的,就可以保障上學。同時,各地按照國家要求積極推進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今年在當地參加中考和高考的人數大幅增加。很多隨遷子女可以在流入地接受高中階段教育。

  在談到關於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這一問題時,劉利民表示,鄉村教師面臨的是結構性缺員問題,在農村學校缺少音、體、美、外語、計算機這類教師。針對鄉村小規模學校的實際,未來將定向培養像全科醫生一樣的“一專多能”教師,能夠承擔多門學科教學任務。

  劉利民表示,針對鄉村教師這支隊伍缺少年輕教師的問題,近年來我國啟動的“國培計劃”已培訓農村教師600多萬人。同時,“農村教師特崗計劃”吸收近60萬大學畢業生到基層一線工作,這些青年教師到了農村以後熱愛本職工作,在三年期滿後選擇留在當地的比例約為87%。

  (來源:信息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