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新冠肺炎疫情外,警惕“謠言流行病”
http://www.CRNTT.com   2020-06-10 11:55:36


  中評社北京6月10日電/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消毒水、漂白劑、可卡因是新冠肺炎的救命藥?多吃大蒜有利於預防新冠肺炎?疫情是5G無線技術的衍生品,甚或是一場政治惡作劇?

  以上內容聽起來挺可笑,可這些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真實存在的謠言和虛假信息。在疫情戰役打響時,另一場與信息有關的戰爭也在同時進行。

  4月27日,一位加拿大學者在《Nature》上發文稱,一些世界知名大學和醫院的綜合健康中心都在提供五花八門的錯誤新冠肺炎治療法,比如“靈媒療法”“順勢療法”“整體整療”……他呼籲大眾應提高辨識能力,專業人士更應與偽科學的鬥爭到底。

  其實早在今年2月中旬,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就在一次會議上表示:“我們不僅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在與一種信息流行病作鬥爭。它的蔓延速度比病毒更快、滲透更容易。”

  隨著疫情的發展,儘管這些偽科學“偽”得五花八門,但相信的大有人在。所謂“病急亂投醫”,當事件超出自己的控制範圍時,人們總是傾向於尋找事件的替代性解釋來減輕心理負擔,陰謀論和錯誤信息很容易填補這種信息的真空。

  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時,沒人知道威脅何時會消退。美國媒體《華盛頓郵報》評論認為,有關新冠肺炎疫情的陰謀論比其他重大事件和公共衛生危機的陰謀論更為集中、傳播面廣且更易引起恐慌。

  如今,世界各地的人們都依賴各種各樣的在線資源和網絡平台來獲取新聞和信息。2012年,有機構在美國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只有27%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是從社交媒體獲取新聞的。5年之內,這一比例猛增至51%。

  而在新冠肺炎疫情迫令許多人居家隔離時,大家對在線信息的依賴性進一步加劇。在一些觀點相似者集中的社區中,相比權威人士和專家的信息,人們更願意接受與他們想法一致或更具親和力的內容生產者。

  牛津大學路透社新聞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於4月發布一項研究,該研究抽取有關新冠肺炎疫情假消息的樣本中,88%出現在社交媒體平台上,其餘的出現在電視、新聞出版物上或其他網站。“由政客、名人和其他知名公眾人物傳播的虛假信息”在社交媒體上的公眾參與度達總量的69%,即使他們的言論僅占研究樣本的20%。

  4月底,YouTube删除了幾個已廣為流傳的視頻,其中一個視頻包含對兩位美國加利福尼亞醫生的採訪,他們說冠狀病毒的危害性不如普通流感那麼嚴重。在被剪輯加工後,這個視頻已經在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甚至被一些公眾人物轉推。

  當一些不負責任的專家和一些社交媒體平台大V合謀,以所謂的“公開採訪”或“紀錄片”形式來宣傳自己的理論時,就容易形成網絡世界所謂的“回聲室效應”。即人們在相對封閉的空間中,聽到無數遍相似但可能被扭曲的重複信息,會誤以為這就是事實的全部。

  Twitter上有7840萬訂閱者的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曾在該平台上多次公開稱強紫外線、消毒劑以及抗瘧疾藥物羥氯喹或可用於治療新冠肺炎,導致許多民眾誤信並囤積藥物,甚至有一對夫婦誤食魚類用羥氯喹而死亡。

  新冠肺炎疫情信息的攪局者,還有卷土重來的反疫苗運動倡議者。目前新冠肺炎疫苗尚未研發成功,但在4月美國一個反疫苗接種組織領袖接受一個YouTube播主的“獨家專訪”,花了兩小時大談特談接種疫苗的危害,他此前是“注射疫苗導致自閉症”理論的鼓吹者。不到兩日,視頻觀看次數已達50多萬。

  5月初,在Twitter、YouTube等社交媒體上瘋傳一部名叫《瘟疫大計劃(Plandemic)》的“偽紀錄片”,試圖讓人們相信疫苗是一種威脅,而不是為了拯救生命。

  反疫苗運動由來已久。喬治·華盛頓大學研究員認為,Facebook上支持疫苗的信息大多在有著相似觀點的群體內分享,而反對疫苗的頁面則更主動地接觸尚未表明觀點的多樣化人群,這種強弱對比容易影響持中立態度的人們。

  打擊“謠言流行病”,是一場持久而艱巨的戰爭。如何讓權威聲音能在信息過載的網絡平台“良幣驅逐劣幣”,世衛組織與社交網絡正在通過官方行動來努力。

  世衛組織成立了一個叫“謠言終結者(mythbusters)”的團隊,與Facebook、Google、騰訊、Twitter、YouTube等網絡公司合作,以對抗謠言的傳播。當人們在這些網站上查找新冠肺炎相關搜索詞時,系統會自動彈出導向世衛組織的可靠頁面鏈接,為迷茫的人指引道路。

  Google宣布將成立一個24小時的事件響應小組,來清除搜索結果和YouTube、Google地圖以及廣告中的錯誤信息。YouTube出台了具體政策,禁止質疑這種疾病的傳播或存在、推廣未經證實的療法或鼓勵人們忽略官方指導的視頻傳播。

  Twitter自3月起就宣布將删除“可能會對民眾健康或福祉帶來直接風險”的疫情相關推文。又在5月11日宣布將對有一定誤導性但未達到删除標準的推文添加“警告”標簽。Facebook改進了人工智能審查的算法,以便能更快速、準確地識別與新冠肺炎相關的錯誤信息和偽裝下的仇恨言論。該公司表示,已經在9000萬條內容上貼了警告標簽。

  儘管這些社交網絡作出了打擊謠言的姿態,但一些研究者認為效果依然是杯水車薪。根據英國非營利性非政府組織“打擊網絡仇恨中心”最新一項報告,他們的志願者從4月20日至5月26日向Facebook和Twitter報告了649個有誤導信息的帖子,包括宣傳錯誤的治療方法、反對疫苗和有關5G的陰謀論。然而報告稱如今90%的內容仍然在線可見,沒有任何警告標誌。

  如何能擦亮人們的雙眼,阻止謠言、陰謀論滿天飛,也許僅靠官方努力並不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美國全國廣播公司(CNBC)採訪的多名專家建議,當您明辨是非,但發現身邊的家人或朋友被謠言蒙蔽,也許相比義正辭嚴地公開譴責,不如嘗試用更靈活的溝通方法,比如發送私人消息提醒、用通俗易懂的科學話語和更富人情味的故事進行勸說。

  而更重要的是:不要放棄溝通,即使你不能說服所有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